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一位美国学者这样描写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每一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该学者认为冷战源于(    )
    A: 美苏两国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B: 美苏双方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C: 美苏两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
    D: 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1956年,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这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前奏。影响该公报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
    A:   美苏“冷战”局面开始出现
    B: 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
    C: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成
    D: 西欧国家开始走上联合之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二: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推进现代化。

    ——摘自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三:有学者指出:“(美苏)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较四:冷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不要企图将本国的制度强加于人,也不要输出革命。应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搞任何形式的扩张主义,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凭自身的经济军事优势搞霸权主义。

    ——摘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经济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
    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70年代对两极格局构成挑战的力量中心有哪些?
    根据材料四,分析冷战带来的深刻教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鹤岗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这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奇怪工程,它预计长度达164公里,蜿蜒于街道、住宅区、花园、树林、河流之间,行经之处,除了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关于“奇怪工程”的建成表述正确的是(    )
    A: 促使朝鲜半岛冲突加剧
    B: 导致德国开始走向分裂
    C: 由联邦德国沿西柏林修建而成的
    D: 预示世界局势紧张加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百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联考试卷
  • 5.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美国要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这表明(    )
    A:   美苏关系逐渐转向对抗
    B: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C: 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马歇尔计划付诸实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1993年上映的德版《决战斯大林格勒》,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剪辑。影片是一部从德国士兵视角出发,站在当时的侵略者位置进行拍摄的影片,真实地展现那个战争时期普通士兵所经历的生存与死亡的斗争、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徘徊、信仰与背叛的人性挣扎。影片意在(   )
    A: 助力德俄关系的改善
    B: 推动欧盟一体化发展
    C: 传递对战争的深层反思
    D: 剖析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庄河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独占鳌头,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为56.4%(1948年),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一度达到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4.6%。凭借经济实力,美国的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拥有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在56个国家驻有军队,在国外建立了480多个军事基地。

    二战后,苏联扩大了疆域,控制了周边势力范围区域的资源,并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通过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195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长了73%。

    材料二:美、欧、日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变化图

    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观察上图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其对国际关系的主要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第四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8. 上世纪90年代新纳粹分子将“1993欧洲无国界”的广告改成“1993欧洲无外来移民”(如下图),后面破墙上写着“不要犹太人”、“不要穆斯林”、“不要北非人”、“不要土耳其人”。该现象反映了(   )

    A: 主权国家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
    B: 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的分歧加大
    C: 极端民族主义阻碍一体化发展
    D: 经济区域集团化违背历史潮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新余第四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9.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这里的“另一场战争的开始”是指(   )
    A: 美苏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抗
    B: 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 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D: 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质量检测试卷
  • 10. 图2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

    A: 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
    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D: 构建政治经济体化组织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市一高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