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GDP占世界比重变化图。对图中数据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

    A: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B: 高收入国家的制造业发展萎缩
    C: 中低收入国家的产业发展均衡
    D: 新兴经济体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4月高考预测猜题(新高考版)试卷
  • 2. [历史---选修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就在杜鲁门政府酝酿对苏强硬政策之时, 1946 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提出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他在电报中指出:“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们自己社会的健康与活力,凡是解决我们自己社会内部的问题,加强我们人民的自信纪律士气和集体精神的每一项果断有力的措施都是对莫斯科的一次外交胜利,其价值可以抵得上1000份照会和联合公报。”凯南认为,苏联势力范围向外扩展,是增加苏联帝国的负担和压力,因为他无法使别的民族和国家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因此,美国可以,而且应当鼓励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同苏联闹独立,其方法包括改善东欧国家的关系,并向他们提供经济援助。凯南遏制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使苏联的内政外交按西方的意愿发生变化。外界影响苏联行为的能力是有限的,苏联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其内部,在他看来,西方可以影响苏联内部的和平变革进程,尽管西方的作用只是辅助性的。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乔治凯南电报的主要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苏关系变化的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第三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3. 据统计,1948年- -1970年西欧、美国的外汇储备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时间

    西欧外汇储备

    美国外汇储备

    1948年

    100亿美元

    230亿美元

    1970年

    470亿美元

    140亿美元

    导致表中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C: 欧洲一体化的政策优势
    D: 马歇尔计划的成功实施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第三高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4.  1948年3月,西欧16个国家48个工会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会议,商讨各国工会协助它们的政府实施欧洲复兴的方法。这说明当时(     )
    A: 欧洲正式开启经济一体化进程
    B: 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引起热烈反响
    C: 马歇尔计划符合欧洲工人利益
    D: 欧洲复兴实现了实质性的进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高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模拟(5月)试卷
  • 5.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的冷战局面形成后,美国建立了“防止共产党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政策,在亚洲除了积极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国外,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印度支那半岛,认为印度支那冲突是东西方对抗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1955年,吴庭艳在美国支持下成立了南越新政府,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北越共产党。1961年5月,为加强对吴庭艳政权的援助,肯尼迪派遣了一支代号“绿色贝 

     雷帽”的特种部队进驻南越进行“特种战争”,开启了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序幕。美国军事顾问受命伴随南越营规模甚至连规模的分队遂行野战任务。不久以后,美军飞行员开始展开轰炸行动以支援南越军队的作战。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 

         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美国陆军地面部队也逐渐从少数部队暴增至60万人的顶峰。最终,美国彻底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巨大的人员伤亡、4000多亿美元的耗资、国内外的反战浪潮,让美国终于无法承受这场战争之重。1973年1月,巴黎协定签署,美国退出越战。越南战争不但令美国丢尽了脸面,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经济受到了严重损害,实力大减,美国社会的政治统一也遭到破坏。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并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同时,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刘朝辉《美军撤离越南:梦魇般的战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越南战争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最终撤出越南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千阳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5月第八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 6. 下面漫画中所示的局面正式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

    A: 德国首都被分区占领
    B: 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C: 《华沙条约》的签订
    D: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B卷)
  • 7.   1947年到1954年的七年内,“欧洲复兴计划”给16个加入计划的国家提供120亿美元的金援。其中,西德居民每人分得29美元;意大利每人33美元;法国每人72美元;英国每人77美元;奥地利每人104美元。在美国的要求下,这些援助款项均由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负责统筹分配,集中用于欧洲发展。这一措施(   )
    A: 助长了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
    B: 导致欧洲经济成为美国经济附庸
    C: 加剧了东西欧之间政治对立
    D: 促进了二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北师大附属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世界经济史》写道: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到1949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37年的水平。与1948年相比,英国、法国等18国制造业产出总额1949年增加13%,1952年增加39%。这段记载能说明马歇尔计划(    )
    A: 帮助西欧恢复战后经济
    B: 拉开美苏“冷战”序幕
    C: 推动欧洲加强政治联盟
    D: 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B卷)
  •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主要挑战来自(    )
    A: 欧洲共同体和日本
    B: 第三世界力量兴起
    C: 苏联综合国力上升
    D: 中国国际地位上升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B卷)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材料三: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四: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五: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实施了哪些“冷战”措施?
    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五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