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47年4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讲中宣称:“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美国欲“肩负起领导责任”的真实意图是
    A:   夺取世界霸主地位
    B: 控制操纵联合国
    C: 复兴欧洲战后经济
    D: 主导西方阵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测试试卷(A卷)
  • 2.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一幅讽刺漫画: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指着CED(将欧洲防务纳入北约领导的协议)对代表法国的玛丽安说:“要么你就买这个玩具,要么你就什么都没有”。这幅漫画

    图片_x0020_100003

    A: 反映了欧洲一体化冲击了两极格局
    B: 表明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表现了法国争夺北约领导权的意图
    D: 表达了法国对美国霸权政策的不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测试试卷(A卷)
  • 3. 据统计,从1946年到1986年,联合国安理会共行使否决权223次,平均每年5.57次,其中95%以上是美苏两国使用的。这说明
    A: 美苏两国争霸斗争激烈
    B: 美苏两国控制了联合国事务
    C: 联合国失去了公平正义
    D: 联合国成为美苏斗争的舞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齐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测试试卷(A卷)
  • 4.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国家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
    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卷
  • 5.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升级,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曾含泪表示:“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欧盟,欧洲团结是纸上的童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7月28日,一战爆发。大战起因,因立场和视角不同,观点纷杂。……当时的分析与后来的研究,不尽相同。一战导火索,清晰简单。1914年6月28日早晨,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兰茨·斐迪南和夫人索菲访问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青年用左轮枪射杀。谁点燃了战导火索?哪个因素解释力最强?“德皇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要打仗?”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

    材料二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法西斯德国对外侵略扩张步步加剧,国际局势日益严峻。193年12月苏联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但最终由于遭到英法等国的反对无法实到1939年8月,苏德双方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9月1日,徳国入侵波兰,欧洲大战爆发。

    苏联随即宣布“苏联对于同它保持着外交关系的各国将奉行中立政策”。

     ——摘编自万柏连《欧战爆发前后苏联欧洲政策的变化》

    材料三  欧盟外交大事记(部分)

    1994年

    与俄国签订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

    1996年

    与亚洲10国首脑在曼谷举行首次亚欧会议(美国未参与)。

    2000年

    与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签订第五个《洛美协定》,进一步扩大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帮助。

    2001年

    严厉批评美国废除《京都议定书》的行为。

    ——整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的角度回答战争的性质;并分析“德皇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要打仗?”的根本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30年代苏联对欧政策变化的原因。
    阅读材料三,选择其一回答:①结合欧盟外交大事记,概括欧盟外交的特征;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视角简要分析其对世界的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返校考试试卷
  • 6. 戴高乐主义是关于法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战后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建立以法国为核心的欧洲、对抗美国控制的政策和主张,其最具象征性的一幕出现在1966年7月1日,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机构。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 两极格局开始解体
    C: 多极化的趋势正式形成
    D: 北约退出政治舞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返校考试试卷
  • 7. 1975年,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召开了为期超过两年的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参加国有16个北约成员国、7个华沙成员国和12个两大联盟之外的国家。这一会议(    )
    A:   有助于缓和“冷战”气氛
    B: 保障了二战后欧洲的安全
    C: 开启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D: 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二月开学摸底(延迟开学网络考试)(A卷)试卷
  • 8. 如图为中国著名版画家江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    )

    图片_x0020_100004

    A: 受到当时国际环境影响
    B: 表明“左”倾错误干扰艺术创作
    C: 反映出美苏争霸的激烈
    D: 反映出“一边倒”政策成效显著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检测历史试题
  • 9.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印度是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而事实上,印度有过“结盟”经历,即1971年8月与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条约》。印度选择这时与苏联“结盟”。明显与其准备军事介入东巴危机动机有关。故此,印度国防部长贾格古凡·拉姆直言不讳地说:“印度能够解放孟加拉国及其人民,部分是由于签订印苏条约后产生的信心。”

    通过一系列外交工作和军事干涉,印度成功肢解巴基斯坦,东巴独立成立孟加拉国,由此奠定现在南亚政治格局。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失去近55%人口和约16%的国土,国家被印度肢解的仇恨,深深记在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脑海中。从此以后,巴政府集中精力管理西巴,并不惜一切努力发展核武器,以更好平衡来自印度的威胁。因为这次战争让巴基斯坦清楚认识到:关键时剂,只有巴基斯坦才能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必须掌握致命式器才能避免被印度“吃掉”的风险。再者,失去东巴的巴基斯坦,有更多精力关注克什米尔问题,故持更加强硬的立场,从此,印巴克什来尔争端再无和平解决的希望,直至今天。

    ——据姚远梅《印巴矛盾及印度如何肢解巴基斯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苏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原因。
    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巴独立给南亚政治格局所带来的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10.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1962年,美国拥有200~250枚洲际弹导弹,苏联只有50~70枚。美国的北极星潜艇中还有约14枝导弹。美国有600架以上洲斥麦炸机,苏联只有的200因此,在1961年6月与美国新任总筑肯尼迪进行的维也纳会谈中,尽管赫鲁晓夫大该特谈“苏美之间的平等地位一一相互毁天的平等地位”,却始终未获得美国的认可

    ——摘自《古巴导弹危机新论》

    材料二  鲁晓夫认为苏联“有义务尽一切可能来保护古巴,务使其能作为一个壮会主义国家而存在并成为其他拉美国家的一个现实样”,因此在古巴政府向苏联擬出希望得到军事帮助和支特时,苏联政府快地接受了古巴的要求……1962年春,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进行了几次具威胁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使苏联“确信美国人决不会容忍古巴卡斯特罗政叔的存在”……赫鲁晓夫相信“猪湾入侵仅仅是个开头,美国人是不会放过古巴的”因此苏联政府甚至劝说原本没有打算要求导弹支持的古巴政府,接受了其在古巴境内设立导弹基地的建议。

    ——摘自《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与苏联对中印边界问题立场的转变》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苏联决定在古巴境内设立导弹基地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巴导弹危机对冷战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开学验收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