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在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九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2.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增长95%;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重工业增长140%,轻工业增长100%,某些重要产品及日用必需品的生产甚至增加了两倍。据此可知,苏联(    ) 
    A: 经济体制趋于完善
    B: 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C: 经济政策侧重民生
    D: 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卷
  • 3.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指出:“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依靠对高生产指标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对劳动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是争取共产主义斗争中的伟大的创造力量。”据此可知,该纲领(   )
    A: 认可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
    B: 摒弃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C: 强调了企业的独立自主地位
    D: 阐明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1960年初,苏联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   )
    A: 坚持了斯大林模式
    B: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C: 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D: 苏共“二十大”召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A卷)
  • 5. 下列关于东欧剧变原因的表述中错误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欧(   )
    A: 经济陷入困境
    B: 政局剧烈动荡
    C: 改革遭到苏联扼杀
    D: 西方和平演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A卷)
  • 6.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真正干起来是1980年。81、82、83这三年,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84年重点转入城市改革。”他进而号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中国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7. 1985年,莫斯科市长叶利钦听说某家肉店出售极其罕见的小牛肉,立刻去排队,终于轮到他时却被告知已经卖完了。他暗中察看仓库,却发现“小牛肉就放在那儿的一间屋里,并正准备从‘后门’卸走”。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
    A: 经济负担因争霸而加重
    B: 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明显
    C: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民众消费能力显著提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反映了斯塔夫里阿诺斯(   )
    A: 强调全世界都要用苏联模式
    B: 从全球视野看待斯大林模式
    C: 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改造西方
    D: 认为苏联与西方应相互借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9. 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轻、农投资分别增长了1.4倍、1倍、0.54倍。这说明( )
    A: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
    C: 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
    D: 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 10. 赫鲁晓夫执政后,从 1956 年起,改变了过去集体农庄只能在年终发放报酬的办法,改为每月发给农民一定的款项。从 1957 年起,农庄开始逐步取消实物报酬的形式并推行货币形式的报酬, 到 1960 年,货币在苏联农庄庄员报酬中的比重已提高到 62%。这说明改革(   )
    A: 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
    B: 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
    C: 改变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打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