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
    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50—90年代,苏联改革都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何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 90 年代初,也进入了“关键期”,但中国及时从经济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有何表现?
    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对你有何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1962年,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教授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上发表题为《计划、利润、奖金》的文章,提出了要以“经济手段”,即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这观点(   )
    A: 彻底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反映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愿望
    C: 推动了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成功
    D: 将苏联经济纳入了市场经济轨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有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接手时苏联已经丧失了发展前景,“就像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已难以救药”,任谁也挽救不了这个制度灭亡的命运。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
    A: 日益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B: 苏联共产党失去群众支持
    C: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D: 戈尔巴乔夫改革彻底失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1980—1988年,美国进行的“苏联访谈项目”在符合标准的苏联移民中,访谈了3738人,有超过2%的受访者表示来自私营经济活动,其平均收入是公有制经济活动的7.5倍之多。这一访谈 (    )
    A:   说明苏联经济改革充满活力
    B: 表明苏联社会不平等有所加剧
    C: 证实了苏联与美国区别加大
    D: 弱化了美国对苏联的冷战战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大数据2021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一次监测考试试卷
  • 5. 下表为1980年部分国家人口、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乙国应代表(    )

    国家

    人口/ 百万人

    国民生产总值/ 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亿美元

    228

    25900

    11360

    265

    12050

    4550

    117

    11570

    9890

    56

    4430

    7920

    A: 美国
    B: 苏联
    C: 日本
    D: 英国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联考试卷
  • 6. 1987年通过的《苏联国营企业法》ー方面规定企业可以“独立自主地制定和批准五年计划”、独立核算和自筹资金;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计划须建立在“国家计划的基础之上”。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 体制改革矛盾重重
    B: 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C: 国企改革不断深化
    D: 经济政策实现转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联考试卷
  • 7. 如表是1950—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如表可以说明苏联(   )

    图片_x0020_100007

    A: 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B: 人均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C: 经济改革获得全面成功
    D: 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调研考试试卷
  • 8. 戈尔巴乔夫曾被老代苏共领导人寄予厚望,希望他“尽全力将苏联带出困境”。但不幸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却以苏共下台、苏联解体而告终,造成“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戈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 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B: 片面发展军事工业
    C: 未敢突破斯大林模式
    D: 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赫鲁晓夫说:“应当让企业制定出紧张计……但这种计划要制定得能够完成。如果说,让一个企业或者工业部门制定出不可完成的紧张计划,那么,我们必然会使与之协作的其他企业或者部门也都完不成紧张计划。这样,势必为比例失调制造条件。”这说明,当时苏联(    )
    A: 改革受到了传统体制的束缚
    B: 工业计划调整成为改革中心
    C: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初步显现
    D: 经济模式的废除被提上日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 10.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 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B: 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 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泸县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