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55年3月,苏联《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的决议指出: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而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该决议表明,当时苏联(    )
    A: 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
    B: 放弃了传统的农业体制
    C: 摆脱了农业发展的困境
    D: 政府谋求增强经济活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九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上述评论针对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应城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暑期拓展摸底测试试卷
  • 3. 下列关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涉及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 都侧重于农业方面的改革
    C: 都对原有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D: 都扭转了国民经济的颓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 4. 美国一位作家两次访问访苏联,第一次给其印象是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对苏联社会主义表示怀疑;1934年第二次访苏,该作家却向斯大林表示:“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导致该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
    A: 苏联已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
    B: 苏联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苏无望
    D: 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县明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先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领导人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
    B: 只重视重工业而轻视农业和轻工业
    C: 提出的目标超越当时的现实
    D: 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天水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理)开学考试试卷
  • 6. 有学者认为:从斯大林时期起,历届苏朕领导人不顾生产力水平,只凭人为的生产关系变革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超前的“穷过渡”的社会主义模式必然难以维持长久。材料认为斯大林模式(   )
    A: 由于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而存在弊端
    B: 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C: 通过排斥资本主义以变革生产关系
    D: 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 鼓励私营企业发
    D: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8. 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 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
    B: 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
    C: 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降低生产积极性
    D: 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8月联考)试卷
  • 9. 《世界文明史》评论说:“东欧各国人民在抛弃信誉扫地的政治和经济机构时,并不一定就放弃了他们原先给予希望的、但被那些机构的头头们所背弃的理想。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那些新解放的社会要仿效的十全十美的样板。”作者所评论的史实是(   )
    A: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B: 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的建立
    C: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的情形
    D: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表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调测试卷
  • 10. 1954-1958年,苏联粮食收购量平均每年增长37.6%。其中,1956年来自垦荒地区的谷物产量占全国谷物总产量的51%。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 极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B: 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C: 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 农业丰收实现了粮食自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