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下面是有关苏联某一改革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
A: 戈尔巴乔夫改革取得成效
B: 经济改革直接导致解体
C: 改革开始否定斯大林模式
D: 苏联衰落崩溃的原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把大量的集体农庄改组为国营农场,到1961年为止改组了18441个,同时不断扩大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经营规模,全苏农场平均农户从1953年的352户增加到1965年663户,同期农庄的农户从平均220户增加到420户,园地从4211公顷扩大到6100公顷。这一时期苏联的农业改革( )
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1991年7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私有化法》,根据这部法律,到1992年底,苏联有将近一半的工业企业将脱离国家控制。由此可知,该法律( )
A: 使苏联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B: 促进苏联尝试推行了国家资本主义
C: 不利于苏联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 表明苏联全盘接受了市场经济模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20世纪80年代末,在苏联推行改革的最高领导人是( )
A: 叶利钦
B: 勃列日涅夫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 )
A: 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 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 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 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1955年,苏共通过的《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的办法》中规定:减少给农庄、农场的计划指标,生产计划由农庄、农场根据农产品采购任务与自己内部需要来确定。这说明当时( )
A: 农业生产摆脱了国家控制
B: 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C: 农产品流通机制得到改善
D: 苏联已注意到集体农庄的弊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
A: 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 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C: 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D: 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 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 实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C: 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D: 主张“多党政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苏联学者指出:若不是多亏新开垦地获得丰收,苏联在1956年几乎肯定要发生饥荒。这主要表明( )
A: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出现重大突破
B: 赫鲁晓夫的垦荒政策符合苏联实际
C: 垦荒政策是苏联特殊国情的产物
D: 二战后初期的苏联改革成效最突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其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
A: 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4303
14304
14305
14306
14307
14308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