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指出,农业部门“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试图(    )
    A: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B: 扩大农业的自主权
    C: 以增产为主要目的
    D: 改变集体农庄道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2. 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2/3的外汇收入来自向西方出口石油及油气产品,同时又大量进口西方的机械设备、粮食和食品,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就达2680万吨。这一状况(    )
    A: 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B: 使得苏联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C: 弱化了苏联经济的更新能力
    D: 提提高了美、苏世界经济话语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3. 戈尔巴乔夫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其直接后果是(    )
    A: 社会主义斗争日趋尖锐
    B: 苏联经济大滑坡
    C: 引起苏联人民思想混乱
    D: 东欧国家开始剧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4.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
    A: 经济体制僵化不利子科研成果转化
    B: 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 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 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5.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6.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历史的教训》中指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逐步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这里主要评价的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赫鲁晓夫改革
    C: 新经济政策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7. 下图漫画中的人物分别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合的是(    )

    A: 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B: 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C: 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 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8.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的主要是指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
    A: 并未冲破原有模式
    B: 没有改善政治环境
    C: 疏于解除思想禁锢
    D: 没有放弃传统做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9. 下图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 国家干预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优势
    B: 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遭到严重破坏
    C: 经济萧条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
    D: 美苏在经济领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 10. 1965年,苏联陆续出台了调整农业政策的法令,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制定后5年不变。这些做法(    )
    A: 扭转了苏联农业落后局面
    B: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改变了旧体制框架的弊端
    D: 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