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指出,农业部门“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试图( )
A: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B: 扩大农业的自主权
C: 以增产为主要目的
D: 改变集体农庄道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2/3的外汇收入来自向西方出口石油及油气产品,同时又大量进口西方的机械设备、粮食和食品,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就达2680万吨。这一状况( )
A: 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B: 使得苏联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C: 弱化了苏联经济的更新能力
D: 提提高了美、苏世界经济话语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戈尔巴乔夫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其直接后果是( )
A: 社会主义斗争日趋尖锐
B: 苏联经济大滑坡
C: 引起苏联人民思想混乱
D: 东欧国家开始剧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
A: 经济体制僵化不利子科研成果转化
B: 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 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 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历史的教训》中指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逐步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这里主要评价的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赫鲁晓夫改革
C: 新经济政策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下图漫画中的人物分别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合的是( )
A: 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B: 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C: 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 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的主要是指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
A: 并未冲破原有模式
B: 没有改善政治环境
C: 疏于解除思想禁锢
D: 没有放弃传统做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下图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 国家干预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优势
B: 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遭到严重破坏
C: 经济萧条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
D: 美苏在经济领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1965年,苏联陆续出台了调整农业政策的法令,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制定后5年不变。这些做法( )
A: 扭转了苏联农业落后局面
B: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改变了旧体制框架的弊端
D: 降低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历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4304
14305
14306
14307
14308
14309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