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

    A: 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B: 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
    C: 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D: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吉林东北师大附属中净月校区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 2. “英国人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把‘暴力革命’和‘激进主义’的观念传播向欧洲的时代,终于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下列最能够体现当时英国人“自己的方式”的是(     )

    A: 1688年“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D: 1832年议会改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吉林东北师大附属中净月校区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 3. 1883年,英国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英国能做到这一点,主要得益于(    )

    A:  《权利法案》的颁布与实施
    B: “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的影响
    C: 《大宪章》的颁布与实施  
    D: 19世纪议会改革和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吉林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美,法治更多是借助普通法的渐进传统逐步完成了法治的基本统一:而在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和德国,则更多是通过国家的政治统一以法典方式促成了法治的统一。这两大法系国家的法治思想的具体表述和核心关注也有所差别。

    ——引自《社会主艾的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的法治思想的比较》

    材料二 截止至2008年2月28日,我国的法律法规统计示意图。

    ——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60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三 截止到2008年2月28日,我国各种法律法规及数量统计示意图。

    ——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60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美、法、德国“法治”思想的“核心关注”的主要差别。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宁夏区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在西方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甲午战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但因触犯既得利益权贵,仅行百日即被废止、……庚子祸乱后清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1908年,清廷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博采群言”并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皇族内阁”的结局,使这一民意机构走向政府对立面。

    ——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等

    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英国的“等级会议”以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从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10世纪,参与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到了12世纪,参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由资产阶级、城市市民组成的下院的作用逐步增强。“光荣革命”后,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但这仍然是一种包括性别、年龄甚至是身份、财产的有限参与。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

    ——摘编自陈楚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之处。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政治参与的演变趋势。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社会转型,近代中西方调整政治参与方式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 6. 钱乘旦在《英国王权的发展及文化与社会内涵》一文中说:“革命(光荣革命)是以维护议会的权力为出发点的,由此才引申出“议会主权”与“人民主权”的思想;但是当革命最终以“人民”的名义把权力放回到一个人手中时,那么革命又如何解释它的合理性呢?于是,王权在英国重建,而且恢复王权的人正是那些多多少少都曾投身革命的人……这样,一方面是专制王权重现的危险,另一方面是对革命深刻的疑惧。英国人不得不试图找寻解决的方法……”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光荣革命”(    )

    A: 以避免军事独裁为主要目标
    B: 只是反对专制并不反对王权
    C: 是看似合理实际并不合理的
    D: 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权所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四川成都七中等两校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7. “在这两百年(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首先解决了……的问题,接下来解决了全球商业秩序的问题,而工业革命则是在这两个任务完成之后的事情。”文中省略号部分应该是(   )

    A: 现代企业制度
    B: 机器动力来源
    C: 资本垄断方式
    D: 国内政治体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浙江严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 8.  17世纪的中国和英国在政治领域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目录(部分)

    材料三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明朝政治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君主制的变化历程,分析“光荣革命”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浙江严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 9. 在近代政治发展历程中,“出现过国王(君主)用宪法给自己钦定新特权的现象”。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有(   )

    ①宪政就是代议制,而代表就是立法议会和国王

    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③法律是黄金魔杖和手段,国王仅位于上帝和法律之下

    ④法律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一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10. 清人出使记录:“议员分为政府党与非政府党两派。政府党与政府同意,非政府党则每事指驳,务使折衷至当,而彼此不得争执。诚所谓争公理、不争意气者也。……政府党,亦曰众党,列于右,以内阁大臣为首;非政府党,亦曰少党,列于左,以其党中之领袖为首。……议员之额,凡六百七十名,皆择有公民资格者,以秘密投票法选之。” 这一记载描述的应该是(    )

    A:  英国议会上议院
    B: 英国议会下议院
    C: 美国国会参议院
    D: 美国国会众议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一模拟文综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