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紧随每一个混乱时期之后的是众多王位争夺者漫长而又无情的争斗,直到最后一个胜出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人民无辜受难,历史模式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要打破这一循环和为那些有识之士创造充分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以共和制或联邦制来代替君主制。在这种制度中,所有人都可实现其希望,行使其权利,并担任省与国家的领导。为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激励热爱自由的人们参加到民族革命中来,以推翻帝制与满清王朝,并引进近代共和制,摆脱外国的干涉和侵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自缔结和约以后,最初立法的缺点便立即暴露出来:国家好像一下子就解体了。每个殖民地都成了一个独立共和国,都要求享有完全的主权。邦联政府被它的宪法弄得软弱无力,不再有共同的危险感作为它的支柱,眼看着船舶上悬挂的国旗被欧洲大国凌辱而毫无办法,而且当时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印第安人和支付独立战争时期所举债款的利息。在邦联政府就要毁灭时,它正式声明自己无能为力,并向宪制权呼吁。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