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至隋唐而稳固,宋元明清日臻完备。秦朝即设立听命于皇帝的御史大夫作为纠察百官的最高监察官员。……唐代监察制度更为完备,中央监察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御史台系统,负责监察百官之违法与失职行为;另一部分是言谏系统,负责直接告发官员的违法、失职或者腐败行为。……明清两朝最终实现中央监察机构与地方监察机构的统一。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期,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在专制权力下,各级官吏滥用权力、贪污腐化的空间较大。为了维护皇权,历朝君主都非常重视专门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试图通过监察官员的纠察和弹劾,防止并打击官吏的贪腐和不法行为。

    ——摘编自朱福惠《国家监察体制之宪法史观察》

    材料二:按照分权制衡理论,美国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方面是议会与司法机关的监督。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的发展,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的主要方面正逐步演进为民众的民主监督,即借助互联网和报纸、电视等传媒,用社会舆论对行政机关形成压力。……此外,近些年来,美国行政机关还逐步加强了自身的内部监督制约,如建立行政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政府情报信息披露制度等。1978年,还根据《政府道德法》设立了政府道德署,直接向总统和国会负责,地位独立,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规范;审核和批准各行政部门制定的道德行为附则;监督行政部门官员公开和秘密的财产申报的执行情况;审核总统政治任命是否有经济方面的利益冲突。这些都对行政权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摘编自宋欢欢《美国监督机制浅析》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机制的特点及形成的社会背景。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相比,美国行政监督机制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古今中外监察机制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半月考试卷
  • 2.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议员侯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这一规定(   )
    A: 导致了国会议员的数量减少
    B: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C: 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
    D: 增强了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 3.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B: 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C: 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D: 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 4. 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种政体的核心是(   )
    A: 公民的参与程度高
    B: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公民的整体素质低
    D: 政党之间的合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 5. 阅读下列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

    材料二: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

    阅读上述材料,指材料对美国宪法评价所用的主要史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A: 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 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 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 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7. 华盛顿在1786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由此可见华盛顿主张(    )
    A: 建立古代雅典式的城邦制
    B: 维护相对松散的邦联制
    C: 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 建立相对集权的联邦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A: 选举是民主的基本体现
    B: 国会是代议制权力中枢
    C: 妥协是现代政治重要机制
    D: 分权是共和制关键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9. 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
    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
    难度: 困难 题型:真题 来源: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江苏卷)
  • 10.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对宪法的批准程序进行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所有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这一变革体现了(    )

    A: 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
    B: 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
    C: 州权和人民主权相结合
    D: 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