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增强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1787年,汉密尔顿说:新宪法的支持者是“商事行业的美好意愿……(他们需要一个政府)有能力管制、保护和扩展联邦的商业”。这说明1787年宪法(  )
    A: 确立了美国的邦联政治体制
    B: 反映了美国面临着经济困境
    C: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
    D: 体现了美国各种势力的妥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有人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  )
    A: 彰显资本主义民主原则
    B: 保留本国旧专制残余
    C: 避免行政权力过于集中
    D: 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美国政府机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系统,每个系统起着各自的作用,又相互制约。另外,美国各种社会力量如政党、利益集团、媒体同样参与政策制定。这说明美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 直接民主
    B: 权力多元与制衡
    C: 全民决策
    D: 多党合作与监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美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司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美国当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镇压人民起义
    B: 打击外来侵略
    C: 强化中央权力
    D: 进行军事动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
    A: 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B: 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C: 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
    D: 达成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子、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
    A: 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 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
    C: 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 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

    ……汉代以后,我国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实现了在职能、权力和人员等三方面的分离,和现代国家三权分立的方式相似。有所不同的是,作为宪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一部分的分权体制是从总体上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为目的而作出的政治安排,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在《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中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城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朱雄在《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中指出:1788年,美国联邦十三州的人民通过了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它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领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四: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  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依据材料一,中国的分权在隋唐时期最典型的制度表现是什么?从制度功能上指出古代中国的分权与古代雅典分权的根本不同。
    据材料二,美国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确立了怎样的“双重分权制衡”政治结构?
    依据材料三,指出《临时约法》如此设置分权的目的,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及意义。
    依据材料四,概括1954年宪法为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作了哪些规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加完善的联邦,…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该宪法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英国《权利法案》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
    A: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
    B: 民主、分权制衡原则
    C: 自由平等、分权制衡、联邦制原
    D: 联邦制、民主集中制、自由平等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