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世界文明史》综述: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材料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  )
    A: 是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B: 放弃了英法议会制传统和分权学说
    C: 是”妥协“的产物,“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
    D: 完整地继承了英国和法国的政治民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元月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 2. 大多数的美国开国精英不相信具体的“人民”具备自己统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约翰·亚当斯认为:“民众的忌妒的呼声、猜忌、疑心、自负、傲慢、骄横、野心和某个地位优越者的暴躁”,一旦被用来对付某个人,其结果必然是,“一群不受节制的乌合之众的愤怒和狂暴,通过擅长蛊惑的专制者的暗中挑唆,就会爆发为各式各样的攻击、毁谤和怒火,往往以谋杀和屠戮而告终”,其程度之可怕,在专制主义的历史上都是难有其匹的。为此美国实行了(  )
    A: 议会制共和制
    B: 三权分立
    C: 精英政治
    D: 邦联制总统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政府后,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重新确立了以明朝为宗主国的地区安全合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凡是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的国家,都须经过明朝的认可与册封,发生王位更替时,也要经过明王朝的许可,新王也须得到明朝的册封,这也被藩属国视作其政权合法性的标志。在这种宗藩关系下,明朝与藩属国之间,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但实际上对藩属国的内政并不干预,即使藩属国之间发生王位争夺的政变,明朝也很少出兵,而仅仅是对篡夺王位者予以道义上的谴责,或者积极从中斡旋。一般情况下。新的国王也会主动与明朝缓和关系,尽量争取明朝的册封和认可,这也是其寻求合法性与巩固权力所必需的。由此可见,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殖民侵略,对于这一点,即使是西方学者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就指出,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是一种侵略性的帝国主义”。而是“表现出传统的‘文化主义”’。

    ——摘编自张献忠《略论中华文明没有侵略和称霸的基因》

    材料二: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

    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宗藩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弊端。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何谓自由?曰:粗言之则不受压制,即谓之自由焉耳。压制之道不外二端:一曰君权之压制,一曰外权之压制。脱君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法国是也;脱外权之压制而一旦自由者,美国是也。故凡受君权之压制而不能为法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凡受外国之压制而不能为美国人之所为者,非国民也。……非播国民之种子不可。播之奈何?曰法兰西革命以前,其民之憔悴于虐政者,非犹我今日乎?其全国无一国民,非犹我今日乎?其所以有今日者,何也?盖以法国为国民之田,以十八世纪诸学士为国民之农夫,以自由平等之说为国民之种子。孟德斯鸠苦心焦虑,审慎周详,其播之也出以和平……故今日法国之民,得以食国民之果者,皆数人之功也。且也当时美国之学士,皆自称为法国理学士之弟子,而卒以脱英国之压制,则法国之种子且波及于美洲。

    ——《国民报》第二期

    材料二: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今天中国的民族主义越来越表现出其自发性。也就是说,民族主义在中国已经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政府的确可以利用民族主义来论证政策的合理合法性,但这方面,中国政府非常节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位政治人物可以大肆动员民族主义,诉诸于民族主义……因此,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得更多,使得民族主义变得更为理性,增进国家利益。和中国不同,日本政府在民族主义方面越来越表现为动员型。和其它很多发达国家一样,日本的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以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政府。为了政治的需要,日本的政治人物往往以民主为借口,用民粹主义政治方式动员着民间存在着的民族主义资源。结果,牺牲的往往是日本和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和其邻国中国、韩国的关系……较之中国,日本民族主义具有更大的动力。而日本民族主义的勃兴,又必然刺激中国和韩国民族主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把另一个大国即美国也牵涉在内,而美国出于其对地缘政治的需要,往往对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推波助澜。这更增加了这些国家民族主义的国际复杂性。

    ——郑永年《亚洲民族主义与区域安全》

    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知识界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间认识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作者的意图。
    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发展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关于立法机关的设置存在州权平等和比例代表两种方案。经过讨论最终通过了设立由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的“两院制”方案。这表明美国的“两院制”(  )
    A: 分割立法权保障了民主制度
    B: 消除了大小州的矛盾与分歧
    C: 实现了南北各州之间的妥协
    D: 有助于联邦制的建立与巩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1935年,在“巴拿马炼油公司诉瑞安公司”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第9条第3款违宪,因为该条款非法授予总统立法权。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 以违反法律的手段渡过经济危机
    B: 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布暂停
    C: 多项措施受到美国最高法院抵制
    D: 大大扩充了美国总统权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 7.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制的重要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材料二: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

    材料三: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法律文献

    国家

    时间

    机构

    法律文献

    英国

    1689年

    议会

    《权利法案》

    美国

    1776年

    北美大陆会议

    《独立宣言》

    美国

    1787年

    国会

    1787年宪法

    法国

    1789年

    制宪会议

    《人权宣言》

    根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所发生的主要变化。
    根据材料三表格信息,归纳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的共同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烟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肯定了(  )
    A: 联邦法律的多样性
    B: 联邦法律的灵活性
    C: 法律的公正性
    D: 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届高一上学期历史模块考试(期末)试卷
  • 9. 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雅克·索雷实际指出了美国I787年宪法(  )
    A: 制宪过程类似于“光荣革命”
    B: 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
    C: 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
    D: 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如果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不签署,参众两院可以再次进行表决,如果均达到2/3多数通过,法案即可生效。此规定(  )
    A: 保证了国会绝对立法权
    B: 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
    C: 表明总统无权否决法案
    D: 防范了总统的专制独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