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789年,杰斐逊向华盛顿抱怨采用了两院制,华盛顿于是问他为何要把咖啡倒在小碟子中,杰斐逊说为了让咖啡凉下来,华盛顿于是告诉他,两院制也是为了让立法凉下来。两院制可以避免人民受到煽动而陷入狂热,让共和国获得一个安全的锚。据此对美国采用两院制分析正确的是(    )

    A: 延续了英国议会至上的政治模式
    B: 提高了国会立法的科学性高效性
    C: 参议院的权力高于众议院的权力
    D: 两院制有利于立法权的相互制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3. 晚清时期,美国政体中的“state”被译为“州”,借用了中国传统的地方行政体制。当时的著名翻译家林纾著文《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对此进行批评,其主要依据是(    )

    A: 按惯例应以蛮、夷等蔑称翻译
    B: 混淆中美不同政体造成误解
    C: 按音译的原则应直接创造新词
    D: 用中国制度优越性加以否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麻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4. 1862年《纽约晚邮报》写道:“在美国政府行政系统,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从最上边发号施令,要下边行动,有时内阁官员对这些号令并不同意。”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    )

    A: 美国总统的工作作风专横
    B: 总统具有强烈责任心
    C: 内阁不需要对总统负责
    D: 总统共和制政体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5.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1月20日中午,特朗普在国会山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按《1787年宪法》规定,特朗普将(    )

    ①担任美国政府首脑及国家元首

    ②必须对国会即议会负责

    ③拥有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权力

    ④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6. 美国1787年宪法起草人之一汉密尔顿说:“也许有人认为,论证联邦的裨益是多余的……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听到在反对新宪法的私人圈子里的私下议论说:对任何一般性制度来说,十三个州的范围过于广阔,我们必须依靠把整体分为不同部分的独立邦联……”宪法通过后,这“十三个州”最终成为(    )

    A: 松散的邦联国家
    B: 君主立宪国家
    C: 联邦共和制国家
    D: 十三个独立国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年~1804年)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宪法的起草人之一,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

    材料: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当时,美国处于独立战争期间。英国凭借其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对新生的美国进行了打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建国者讨论的焦点。在美国出现了两条道路,分别是以托马斯·杰斐逊为代表的农业立国政策,以及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鼓吹的发展制造业政策。

        杰斐逊的观点与南部种植园园主不谋而合。种植园主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同时加快向西部扩张,将西部广袤的土地变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增强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1791年12月,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著名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他指出,美国要想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绝对不能走小农经济之路、执行重农主义政策,一定要走工业化的道路、建成一个工业国。而且美国当时的工业属于“幼稚工业”,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所以必须采取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然而汉密尔顿的提议并未得到重视。1789年,美国《关税法案》规定进口税率仅为9%,远不足以保护新生的制造业。

    ——摘编自唐逸如《美国制造业的崛起之路》

    根据材料,指出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立国方略的不同。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汉密尔顿关于发展“制造业”的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8.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淄博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9. 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到(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17世纪的欧洲并未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B: 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
    C: 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经是一个法制国家
    D: 北美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淄博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作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    )

    A: 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 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
    C: 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
    D: 体现了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青一中、淄博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