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没有建立一院制议会。而是建立了两院制。其中的原因可以在从制宪者们的经典论述中找到答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却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

    材料二:麦迪进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就是把立法机构分为不同的单位。”汉密尔顿认为立法机关如果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一院制容易引发党争。如何消除党争,宪法的反对者们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用小共和国中公民的爱国热忱和遵纪守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对共和国的热爱使得小共和国的公民不会形成旨在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不同派系或者在此基础可以大大减小党争的危害。”而制宪者们认为“一切一院制而且人教众多的议会,都容易为突发的强烈感情冲动所左右,或者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而通过过分的和有害的决议”。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机构。

    ——《英美两国代议制结构性差异的成因》

    请回答: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如果实行单独的参议一院制或单独的众议一院制,分别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为解决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提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

    材料三中“宪法的反对者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据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6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
  • 2.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再次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美国制度的兴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如图表所示是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中联邦制的漫画和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表

    美国全国性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划分表

    全国性政府

    州政府

    发行货币

    处理对外关系

    管理州际商业

    宣战组建并维持军事理论

    建立低于最高法院的法院

    接纳新州

    管理州内商业

    进行选举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道德

    建立地方政府

    批准联邦宪法修正案

    建立州民兵

    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像早期的州宪那样,在新政府中设立独立的内阁机构。虽然内阁后来得到公认而成为联邦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始终无法定权力,无法定组织原则,无法定运行机制……19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倡改革内阁,加强内阁与国会的关系,提高内阁的地位,使其成为对议会负责的机构。但结果都未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制度本身。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以具体史实说明美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制度创新。

    指出这幅漫画对美国“联邦制”理解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表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有人提倡改革内阁”的理由。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制度角度分析美国内阁改革“都未获得成功”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3. “(美国)独立战争释放了民间的能量、社会的能量、(各州)自治的能量,(1787年)立宪会议把这种能量给重新往回收了一点。”材料中的“这种能量”“往回收了一点”体现在 (  )

    A: 共和制的确立
    B: 联邦制的确立
    C: 三权分立制的确立
    D: 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小高考: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 4. 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总统行政权和对国会立法的否决权,总统兼任军队最高统帅,战时可行使独裁大权。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

    A: 总统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B: 国会权力居于弱势地位
    C: 用法律规范总统的权力
    D: 联邦中央完全控制地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 5. 1816年4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第二银行法案》并在各州设第二国家银行。1818年,马里兰州依据州的征税权规定(所有在该州营业而未经该州议会许可的银行必须纳税)向第二家银行巴尔的摩分行收税时,出纳员麦卡洛克却拒绝纳税。马里兰州立即到州法院起诉,麦卡洛克在该州法院败诉后立即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最终,最高法院判定《国家第二银行法案》符合宪法,马里兰州向联邦银行征税的法案因违宪而无效。这体现了(    )

    A: 州议会的权力不受地方法院的制约
    B: 联邦政府运用司法权限制地方权力
    C: 州议会通过法律须经最高法院批准
    D: 联邦最高法院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
  • 6. 据统计,从1789年到1970年,美国总统对国会立法共行使否决权2255次,被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的有75次。这表明此时期美国(    )

    A: 总统立法能力远远高于国会
    B: 国会分裂导致制衡力量丧失
    C: 分权制衡原则遭到严重破坏
    D: 国会对总统的制约较为软弱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一模历史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麦迪逊说:美国政治体制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麦迪逊“双向平衡机制”的理解。(说明:选择一个方面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 8. 纽约州代表汉密尔顿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一切社会都分为少数人和多数人。前者是富裕的,出身名门的,后者是普通大众,很少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汉密尔顿主张(    )

    A: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 反对赋予人民权利
    C: 建立有限制的君主制
    D: 用宪法限制民主权利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
  • 9. 约翰·罗伯茨说:美国的三个中心之中,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事,与国会大厦、白宫内有些不同。有些事对我们政体运行来说,非常重要。“这个地方”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

    A: 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B: 协调内阁各部门工作
    C: 监督国会行使权力
    D: 制定和通过各种法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第一次统测历史
  • 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美国建国后不久就发生了两条发展道路的论争。论争中形成的“杰佛逊传统”和“汉密尔顿传统”在美国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政治上,汉密尔顿主张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和联邦军队。政治上崇拜制度,主张法治,反对平民政治,认为人性本恶,有利益之争,需要有效率的政府主持公共福利;经济上主张建立有效的联邦银行体制以及税收、信用制度、保护关税制度,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建立多元经济体,农工商并存,大力发展工商业。汉密尔顿的思想归根结底是以工商立国,仿效英国再造一个工商业繁荣的新国家。……杰弗逊则力主小国家、小政府,主张维护州权,害怕中央政府的大权力吃掉各州的小权力。特别反对宪法中没有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的条款;经济上力主以农立国,以独立的农场主经济为基础立国,反感发展工商制造业;认为独立的农民才是独立的、诚实有道德的人,农民参与政治可以保证政治纯洁;而工业社会造成拥挤的城市和财富分配不均。斐逊想要在新生的北美打破欧洲的旧制度,走独立自耕农的农业发展道路,建立和平、安宁、民主的世外桃源式的理想国。在现实中则是代农场主立言,他本人就拥有一个不小的农场。

    ——据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根据材料,指出汉密尔顿与杰佛逊论争的主要分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治国策略形成的社会背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第一次统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