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于1835年出版关于美国政治制度的名著《论美国的民主》。在书中,他对美国式的民主极力赞美,这里看不到专制独裁的影子。……但对于多数人的民主,他始终非常担忧,认为多数人的民主也可能导致暴政,多数人的权利也可能被滥用。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9期

    材料四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启蒙思想家在经济、宗教和政治领域的主要主张。

    据材料二,结合史实指出美国民主是如何综合“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并联系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结合二战前德国有关史实说明“多数人的民主也可能导致暴政”的。

    结合20世纪中国的有关史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这一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2. 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密切,既是一个时代的表征,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仅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这使我心中充满又惊又喜的感觉。……大炮和破击炮轰击时,最大射程(即炮弹发射的最远距离),是在仰角45度时获得的……但是要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这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证据甚至反复实验得到的证据重要的多……通过探索原因而达到对某一效应的理解会使人顿开茅塞,从而使理解和确证其他事实无须再借助实验,目前的例子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伽利略《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价值。

    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新思潮对欧美社会革命的作用。

    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持什么看法?试举一例文学艺术美术作品佐证这一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3. 国际经济交往是近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涵,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地理大发现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增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  

    ——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二   1791年,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制造业报告,要求对欧洲进口的货物征税,以保护本国工业;通过提供补贴来鼓励扩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建立一个联邦投资的铁路和航运网。目的是刺激商业发展和使国家更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  

    但是,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不希望对海外贸易征收关税,担心会导致海外贸易缩减和提高生活费用。国会最后没有批准这项报告。  

    ——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三  

    注1:外债是一国政府向外国政府和民间举借的债务。  

    注2:表3右侧表明的事这一时期运用外债数量最高的三个行业。  

    依据材料一说明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

    概括汉密尔顿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主张。结合材料和美国的政治体制分析这些主张未被批准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4. 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的世界席卷着一股浪潮。这一时期的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为现代文明基本原则的合法化奠定了基础。”这些事件有(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北美民族独立战争  

    ③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德意志完成了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5. 富兰克林认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杰弗逊也称美国的新政体是“君主制的新版本”。这主要是针对何者而言(   )

    A: 最高权力中心在议会
    B: 美国总统权力很大
    C: 国会装饰下总统集权
    D: 总统必须对议会负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其中说到:“(我们)通过了一部胜过从前的政府宪法,以期密切联合,更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事务。这个政府,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不曾受人影响,不曾受人威胁,是经过全盘研究和缜密考虑而建立的,它的原则和它的权力的分配,是完全自由的,它把安全和力量结合起来,而其本身则包含着修正其自身的规定。……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人民有建立政府的权力与权利,这一观念乃是以每人有责任服从所建立的政府为前提的……”  

    材料二   乾隆是清军入关后清王朝的第四代皇帝,其父雍正登基后将其立为皇太子,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继承皇位。1795年(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将帝位禅让给太子嘉庆,并以太上皇的身份训位,1799年驾崩。乾隆曾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的美国和中国分别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并指出两国政治体制有哪些不同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国政治体制不同的原因。指出对各自国家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7. 政治文明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内容之一。

    张治平在《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一书中谈到: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根据材料和所学,说明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设置“分权”的本质区别。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其中说到:“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

    宪法的演变  

    主要内容  

    1954年宪法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1975年宪法  

    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范围比过去狭小;国家依照法律在一定时期内剥夺地主、富农、反动资本家和其他坏分子的政治权利。  

    1982年宪法  

    1999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宪法演变进程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历史上工匠的生产具有非常严格的传承制度。“城乡各种手工业者通常是父子相承,职业世袭”,民间工匠技术只传于家族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防止技术外传是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宋代史书记载:亳州出轻纱,“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代代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像这样的记载,在史书上可谓数不胜数。我国历史上一些手工业技术失传的原因,其一是工匠还没有来得及传授技术便因身体等变故而使技术中断,其二是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超的技术对未成年女子是保密的,主要害怕一旦女子外嫁后技术会外传,从而对本家庭造成一定的竞争,当然还有的工匠家庭因没有符合传授家传技术的男性人选而导致技术失传。  

    材料二   1808年纽约州议会以保护富尔顿的汽船专利为由,授予汽船的投资商利文斯顿和发明者富尔顿在纽约州水域30年的汽船航行垄断权。这引起其他州报复性的仿效,汽船航运垄断在沿海和沿河(密西西比河)各州形成敌对的气氛,各州各自为政,相互报复,不允许其他州的船只进入本州。迫于压力,1815年奥格登(新泽西州州长)从利文斯顿那里买下了从伊丽莎白城到纽约航线为期10年的垄断经营权,而汤姆斯·吉本斯(一位年轻的船主)也因经营这条航道的航运业务而违反了奥格登的特许权,被法院判侵权。吉本斯最后上诉到了联邦最高法院。1824年2月4日,最高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判决结论是该州建立汽船垄断的法律与联邦法律相抵触,因此无效。从此水域开放,航线增多,航运业繁荣。马歇尔(首席大法官)借机阐明了宪法中的最高条款:“纽约州的法律必须服从国会的法律……在任何情况下,国会的法律是至高无上的。  

    ——摘编自《吉本斯诉奥格登案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发明者专利权保护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二指出马歇尔的判决体现出的司法理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判决结果对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在专利保护的方式和目的方面有何差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9.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大体上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其中前两次是:19世纪60年代到1911年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   1911年到1913年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萧功秦教授评价晚清的开明专制化模式是“旧瓶装新酒”,其中“旧瓶”是指什么?“新酒”又是指什么?

    概括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有哪些内容?

    孙中山的议会民主政治模式主要借鉴了美国的经验。美国的近代民主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其基本原则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10. 美国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规定(         )

    A: 国家结构形式为联邦制
    B: 国家权力之间相互制衡
    C: 国家元首可以解散议会
    D: 政府首脑对国家元首负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