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指王畿以内地区,即由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是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其首领为侯、伯。商朝内外服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商人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据此判断,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不同是
A: 确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B: 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C: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的实际控制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 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 郡县制度全面推行
C: 宗法等级秩序变动
D: 国家政权趋向松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A: 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 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D: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察举制
D: 宗法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大权后,标榜要替鲁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春秋后期的这个事例说明
A: 分封制对等级隶属有严格的规定
B: 士的力量当时已经超过卿大夫
C: 分封确立的礼制在当时保持良好
D: 周天子的权威遭到削弱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
A: 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
B: 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C: 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
D: 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封建”、“郡县”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清朝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意思是说,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这段诗歌说明了
A: 分封的目的
B: 国家管理的主要形式
C: 分封的依据
D: 分封对象的主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A: 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 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C: 中国早期政治实行等级制度
D: 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