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礼记·大传》:“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这段文字主要是为了论证下列哪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一夫一妻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嫡长子继承权
    B: 等级关系森严
    C: 神权强化王权
    D: 血缘政治色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中,梁启超指出,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两者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

    A: 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 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 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         ②楚国拥有自己的军队
    ③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       ④周王室已经衰弱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从传说、考古和文献等角度看,中国的国家形态产生于

    A: 原始农耕时代
    B: 炎黄传说时期
    C: 禹传启家天下后
    D: 方国联盟体制出现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指出,反封建闹革命就是要反对四权(神权、政权、族权、夫权),下列哪一制度体现了明显的族权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统治的重要制度,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周之子孙,荀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分封制的推行是要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B: 分封的同姓诸侯位居显略之地
    C: 同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
    D: 同姓诸侯比异性诸侯重要的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2009年5月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下列思想与这一事件具有一致性的是(    )

    A: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B: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C: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铜器中,有裘卫四器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西周商品经济繁荣
    B: 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
    C: 分封制瓦解
    D: 奴隶制土地国有制被破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有考古资料显示:西周某国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二鼎、一鼎墓分散各处呈拱卫之势。由该资料可以推论
    ①该国应是诸侯封国      ②七鼎墓主人应是卿大夫
    ③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特征④墓葬考证是获得西周历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