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 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 丞相主管全国军事
C: 国家政局稳定太平
D: 太尉纯属后人杜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起始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李贽曾赞扬郡县制是“千古创论”,李斯等人“皆是应运豪杰”。这说明郡县制度(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巩固了封建统治
C: 产生了深远影响
D: 适应了政治需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重点班)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玉印称“玺”;只有玺才能使用玉料,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它人不得使用,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 秦始皇实行暴政
B: 秦始皇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C: 秦始皇进行文化创新
D: 秦始皇树立专制皇权权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分科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B: 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集权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长丰县双凤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分科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秦始皇认为自己是天子,即上帝的嫡长子,天子自称“朕”,而其他人不能称“朕”,又采用了“五德之运”学说,认为周是火德,秦为水德,秦代周,符合水灭火。这反映出秦始皇( )
A: 彻底摆脱了商周政治观念的影响
B: 对君主专制有强烈的政治追求
C: 利用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D: 主要采用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秦刻石辞传者凡七:曰峄山、泰山、琅邪、之罘、之罘东观、碣石门、会稽。会稽刻石特提男女淫佚之防,此就各地风俗为矫正也。琅邪刻石尚孝、重农,为此后汉治之本。由此可知( )
A: 秦的治国理念是儒家思想
B: 秦始皇喜欢游历
C: 秦注重社会的行为规范建设
D: 秦刻石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 )
A: 商鞅变法十分彻底
B: 军功爵制推行得力
C: 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D: 贵族势力严重削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出土于云梦县的睡虎地秦慕竹简中的《语书》是南郡郡守腾给本郡各县、道发布的一篇文告,其强调“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据此可知,郡守( )
A: 可以任免属县的官员
B: 权力类似西周的诸侯
C: 有地方民风教化之责
D: 掌管地方的监察事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
A: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
A: 赋役制度的变化
B: 以“孝道”治天下
C: 郡县制度的发展
D: 皇帝制度的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