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究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这一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应为(  )
    A: 公元前2世纪初
    B: 公元前2世纪末
    C: 公元前3世纪初
    D: 公元前3世纪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届高一上学期历史模块考试(期末)试卷
  • 2. 假如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归纳整理大臣们的奏章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位高官应是(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读下图(秦朝疆域图),公元前221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
    B: 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
    C: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D: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表现为(  )
    A: 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B: 地方实行郡县制
    C: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整套选拔及考核官吏的制度
    D: 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A: 礼仪与政治分离
    B: 从人治到法治
    C: 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仿真测试卷
  • 6. 一位古代学者论及某一官职时说:“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负责考查政事得失)。”符合这一标准的官职应该是(  )
    A: 秦朝的丞相
    B: 西汉的尚书令
    C: 北宋的枢密使
    D: 明朝的首辅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九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西藏林芝二中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 8.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当今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材料三:“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五: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
    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指出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质属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枣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 9.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丞相王馆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分封,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秦始皇会采纳李斯的建议主要是因为郡县制能(    )
    A: 加强专制主义
    B: 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管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册历史高考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卷
  • 10.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 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