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史记·商君列传》:“筑冀阙宫廷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这则材料不能反映
A: 秦设县制是针对扩大的疆域而实行有效管辖
B: 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C: 建都咸阳体现了秦国的强大
D: 秦王统一中国定都咸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云梦秦简中记载了一段《秦律》,大意为: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在,也不能免责。这段《秦律》最能说明
A: 地方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B: 当时地方基层的管理方式
C: 秦律采取轻罪重罚的原则
D: 实施暴政是秦朝骤亡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据《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B: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
C: 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C: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观察下列两幅图,其变化反映的历史脉络是
图1 图2
A: 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B: 从设立郡县到设置行省
C: 从土地私有到土地国有
D: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指( )
A: 郡县制
B: 刺史制度
C: 科举制
D: 谏议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说苑·立节篇》中记载,(战国后期)楚国白公胜作乱,申鸣为楚王率军而战,当白公胜虏其父作要挟时,申鸣说:“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材料实质上说明了
A: 诸侯严格履行分封义务
B: 宗法制度陷于崩溃
C: 君王政治地位提升
D: 纲常伦理观念遭到摒弃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右面“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B: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
C: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官员
D: 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
A: 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 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C: 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 宗法制与郡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中国通史》载“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五次出巡,与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在荀派儒学和法家刑名之学的思想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的巨大任务。”这表明“行同伦”的目的是( )
A: 彰显皇帝无上权威
B: 抑制儒学倡导法家
C: 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 防止人民反抗斗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