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A: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B: 相权在威胁皇权
    C: 赵高德高望重,所有大臣都心悦诚服
    D: 专制制度存在弊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引文的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
    B: 设立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 设立御史大夫为副相,负责监察百官
    D: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六王毕,四海一”、“海内为郡县”,完成以上功业的是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秦始皇
    D: 周武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 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 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 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 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
    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秦始皇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其中对于专制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 )

    A: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对地方的决策方式而言的
    B: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但从决策至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C: 无数的大小官僚,作为中央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
    D: 是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 他可以在郡县内自由任免官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陈蕃任安乐太守时,郡内有一个名叫赵宣的人,父亲去世,他把父亲埋葬以后,自己住在墓道中,服丧二十多年,名声震动州郡。地方官把他推荐给陈蕃,陈蕃与他相见,问及妻子儿女,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是在服丧期间出生的。陈蕃大怒,遂治其罪。故事中赵宣为官所借用的途径是(  )

    A: 九品中正制
    B: 孝廉
    C: 科举制
    D: 军功爵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