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一“缺陷”,元代(    )
    A: 推行土司制度
    B: 建立行省制度
    C: 简化行政层级
    D: 实行省官互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
    A: 召开政事堂会议,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分割宰相权力
    C: 以六部分理朝政
    D: 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领六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这些律条的制定(    )
    A: 存在着重罪轻罚倾向
    B: 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
    C: 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
    D: 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下列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行省制逐渐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摸底考试试卷
  • 5.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下列选项体现世家大族特权的是(    )
    A: 分封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6. 下列关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职权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②三省的运行机制是:中书---门下---尚书

    ③三省长官的品级较高,都是宰相

    ④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7. 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到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上述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    )
    A: 礼仪制度不断完善
    B: 地方权力不断加强
    C: 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D: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8. 唐初进士只考时务策一门,高宗时增加贴经和杂文(文字写作)对策,开元、天宝年间又增加“诗赋取士”。安史之乱后,要看文章内容如何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变化说明科举制(    )
    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C: 促进了政治的发展历程
    D: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刘敬,原名娄敬,齐人,以建议徙都关中有功,被刘邦赐姓刘,拜为郎中。后又封为二千户,为关内侯,号建信侯。匈奴冒顿单于恃其兵强马壮,不断南下侵扰。刘邦无力征讨,深感忧虑,问刘敬有何良策。刘敬献策说:冒顿既不可以武服,又不可以仁义说服,只有从长远着眼,使其子孙为臣。办法是和亲,以长公主妻冒顿单于,并厚送珍宝。冒顿羡慕汉女、汉财物,必以公主为阙氏,而生子为单于。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外孙岂敢与外祖抗礼?这样,“兵可无战以渐臣也”。刘邦说:“善。”遣刘敬出使匈奴,结和亲之约。

    刘敬从句奴回来后,以句奴所占之地距长安最近的仅七百里,骑兵一日夜即至,关中地肥人少,北靠匈奴,东有六国强宗,故建议:“迁徒齐、楚、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刘邦称“善”。乃使刘敬迁徒所言关中十余万口。

    ——摘编自自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敬处理汉匈关系的举措,并分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敬处理汉匈关系举措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孝义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 10. 制度建设既要借鉴,也要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一党制或工人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下的多党制”等等,“因为各国不同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会有所差别。”

    ——摘自《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143

    依据材料一,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1911年在中国建立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在借鉴苏联的基础上有何创新?有何意义?
    结合上述的制度借鉴和创新,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