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古代社会背景分析, “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
    A: 工部
    B: 礼部
    C: 户部
    D: 兵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7年秋季高一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唐朝时有一读书人贾六进士及第后,被分配到审议军国大政场所的部门工作,他应就职于(    )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吏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7年秋季高一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宋时期的中央监察制度由御史、谏官、封驳官三大体系组成。唐朝前期,御史掌“纠绳不法”,监察百官;谏官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规谏皇帝;门下省掌审议、驳奏,监督决策,正如唐太宗所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宋初曾仿唐设谏官,如谏议大夫、司谏、正言。那时谏官多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至真宗天禧元年(1017)时,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并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言事的责任。谏官的职务得以确定,使谏院初具规模,仁宗明道元年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谏院开始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宋王朝分散监察权,在中央和地方上设各级监察机构,实行层层监督。

    ——摘编自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材料二: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美国对行政效能的监察,虽然没有专门机构负责,但是在实践中却称得上是“多管齐下”,政府绩效法案制度、行政公开制度、预算监督制度、道德规范制度和舆论监督制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行政效能监察制度体系。

    ——摘编自《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的监察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
    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监察“独立”而又未“独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承智班)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 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文官体制
    D: 弘扬儒学正统,提高官员素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漯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北宋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开始,朝廷“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祜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济县”。北宋知县事的设立表明(    )
    A: 县取代州成为基层行政单位
    B: 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C: 君主权力的行使具有随意性
    D: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6.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元史·地理志一》中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边疆地区设置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
    A: 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
    B: 元朝边疆经济得到发展
    C: 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D: 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 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初在军事上实行与均田制相适应的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三时农耕,一时教战”。“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武则天时期,随着均田制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远,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唐玄宗时期,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府兵制的特点和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佘条。唐朝官修支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10. 公元前74年,昭帝病死,因其无后,群臣推举武帝唯一尚在世的儿子广陵王刘胥继位, 有人提出广陵王刘胥失德,不可以承继宗庙,内朝大司马霍光遂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令昌邑王刘贺继位,不久霍光等大臣又以失德的罪名废了刘贺,将刘询从民间迎入宫中,于同年7月继位。这反映了(    )
    A: 汉代帝位的传承中淡化嫡庶观念
    B: 中朝制度无法有效维护专制皇权
    C: 西汉时期宗法制度已经荡然无存
    D: 当时帝位传承中有民主评议机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