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 2. 学者张国刚认为,刘邦在打天下过程中,有两类帮手,一类是“职业经理人”,比如萧何、张良,此类人战后论功行赏,出任各种职务;第二类是大小“股东”,他们分封为诸侯王。刘邦只是这些诸侯王推举的“董事长”。下列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A: 汉初郡国并行制是顺势而为
    B: 刘邦分封诸侯符合历史潮流
    C: 汉高祖未实现皇权高度集中
    D: 两类帮手推动田庄经济产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 3. [历史----选修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武则天自幼聪慧,有才智,“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天授六年(690)九月,改唐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在位期间,“劝农桑,薄赋徭”;“广言路,杜谗口”;“尝与宰相议及剌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大搜遗逸四方之士”,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策贡士于洛城殿,殿试自此始”。以上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行,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摘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主要是批判和责难的。直到20 世纪20 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社会各界积极肯定武则天。与改革开放前不同,80 年代后,国内史学界对武则天的肯定评价逐渐增多。如有学者认为,武则天在位期间,“不但没有使唐朝衰落,而且有胆有识,放手选才,治国有方,促使唐朝继续向前发展”。认为她是古今中外少有的伟大政治家。

    ——摘编自罗元贞《关于武则天的出生地》

    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的施政措施。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武则天在20 世纪20 年代和80 年代受到肯定评价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辽宁省铁岭市清河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 4. 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溯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踌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   )

    A: 充分体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 肥瘠搭配,便于农也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C: 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广西区桂林市全州县高级中学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卷
  • 5.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A: 科举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世袭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三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中书门下是制令机关,被称为“机要之司”。门下省的职权主要是“封驳”。“封”即封还诏书,“驳”即驳正百司奏抄。尚书省六部等机构的上奏公文,首先须经门下省给事中的审核,给事中如认为不妥,可以驳回重拟。同时,中书省对百司奏章的拟答批文,给事中如认为不妥,也可驳回修正。给事中的这种职权对尚书省等政务机构的施政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事前监督作用。

    ——摘自艾永明《关于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

    材料二

    雅典国家机构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并非平行关系,行政、司法处于立法监督之下,要对立法机关负责。同时,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会议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摘自禹露《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

    根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的行政决策运行方式的作用。

    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国家机构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代三省制与雅典国家机构分工的异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7.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规定(   )

    A: 意在恢复西周的分封制
    B: 使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
    C: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8.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牌等,均无权参加。材料表明唐代科举(   )

    A: 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
    B: 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
    C: 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
    D: 具有严格的参考标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铜陵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9.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 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10.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称某制度由于行政官吏的任用采取了客观的标准,因而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和私人的关系,使被统治者在专制国家趋向平等,堪称“消极的民主化”。这一制度应是(   )

    A: 宗法制度
    B: 郡县制度
    C: 察举制度
    D: 科举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