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 废分封,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题
  • 2. 说隋唐三省六部制度是古代中央官制的合理设计主要是指     (  )

    A: 增加宰相来分散相权
    B: 分工合作来提高决策水平和行政效率
    C: 三省牵制来防止腐败
    D: 垂直管理来加强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题
  • 3.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  )

    A: 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 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 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 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题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第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久困弱。

                                             ——《朱子语录》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材料一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的进步性。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将“一切收了”的。如何认识朱熹“州郡遂日久困弱”的论断?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和东亚系双聘教授本杰明·艾尔曼( Benjamin Elman)说:“虽然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了,这种传统却以另一种方式被传承下来。如今各个国家普遍设立考试制度,这是从以前的中国科举制度转变而来的。尽管其内容改变了,但它的技术、方法和规制都被延续了下来。从这个方面看,我不赞同科举制度是落后的这种观点,我认为它是进步的,只是到了清朝末年,大家都把它与清政府联系在一起,因为清政府是腐败的,所以与之有关的东西都要废除。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科举考试被废除后,考试制度还是得到了继承,如孙中山时期的考试院,实际上是把科举制度现代化了。以科举为主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结合所学知识评论材料中关于科举制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太学……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但是,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

         ——邹玉峰《新解“新格局”——隋唐政治格局中的“古韵”与“新意”》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隋文帝由于政治需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不分身份地位从社会中考评人才,开科举士。唐代,科举得以定制。宋代科举制基本沿袭唐代,进一步做出改革完善,为实现“取士不问家世”的这一原则在选拔人才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杨晔《科举制度评析》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的选官制度、途径和主要标准。

    材料二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分析材料三中的选官制度的新变化及其政治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
  • 7. 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


    A: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 元朝设立中书省
    难度: 困难 题型:易错题 来源: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
  • 8.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易错题 来源: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
  • 9. 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

    A: 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 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
    C: 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 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
  • 10.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   )

     


    A: 君主专制的发展趋势
    B: 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
    C: 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D: 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难度: 困难 题型:易错题 来源: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