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 西汉中朝制度
B: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 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 明朝内阁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就中国古代一个制度评论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
A: 世卿世禄制度
B: 察举制度
C: 科举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其目的是
A: 壮大皇族力量
B: 增强列侯的实力
C: 加强中央集权
D: 笼络王侯人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
A: 皇权的独尊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等级制度的森严
D: 文化专制的扩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 废分封,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
A: 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 汉武帝贪财暴虐
D: 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中”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存在。下列各项中,能直接体现君主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是
A: 秦朝设立太尉
B: 宋朝设立三司使
C: 元朝设立中书省
D: 清朝设立军机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材,庶可救其不逮。”材料表明范仲淹强调
A: 科举制应以辞赋取进士
B: 科举制考经邦济国之术
C: 改革以发展经济为核心
D: 科举制导致“天下乏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
A: 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B: 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C: 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D: 管辖边疆地区,维护国家统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625
626
627
628
629
630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