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绍兴方言还能存活多久”讨论帖
楼主
昨天跟5岁的侄子一起吃饭,居然发现这个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讲绍兴本地话。再看看16岁的儿子,也是绍兴土上土长的,比堂弟好点,还会说几句绍兴本地话但那种老绍兴的俚语是一点不懂了。现在的孩子倒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能说流利的英语,但会说地道方言的却成了稀罕品种。方言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存活多久呢?
跟帖
2楼: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但也没什么可惜的,语言失去交流沟通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3楼: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绍兴话太土,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
4楼:“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用方言交流,听着多亲切啊。
5楼:方言里有文化,我们老师说绍兴话里保留着好多古音呢!我想有文化的东西是不会消亡的。
6楼:文物也有文化价值,但是现在不是只能欣赏吗?甲骨文更有文化价值,难道现在还用甲骨文写字吗? )
(摘自“绍兴E网”论坛,有删改)
材料二:方言作为普通话的母体,很有些意味深长的用处。鲁迅先生曾说:“至于旧语的复活,方言的普遍化,那自然也是必要的,但一须选择,二须有字典以确定所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