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夏天,食物容易发馊,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营养物质缺少
    B: 有机物分解杂乱
    C: 食品中的细菌、真菌繁殖速度快
    D: 食品中有机物分解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夏天放在桌上的一杯豆浆很快就会变质了,主要原因是(  )

    A: 空气中的灰尘大量落到豆浆中,使豆浆变质
    B: 夏天气温高,落在豆浆中的细菌和真菌大量繁殖,使豆浆变质
    C: 夏天气温高,使豆浆变质
    D: 长时间放置使豆浆变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未吃完的蔬菜在餐桌上隔夜敞放,大多会变馊、变酸,其原因主要是(  )

    A: 蔬菜的呼吸作用  
    B: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 蔬菜的蒸腾作用
    D: 蔬菜含维生素丰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关注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A: 把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
    B: 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C: 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D: 杀死食品内细菌和真菌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5. 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温度过高
    B: 食品的含水量过大,呼吸作用强
    C: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D: 食品包装不合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 6. 中国酿酒历史悠久.从禹时算起,酒在中华已有五六千余年的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 我国古籍中有很多关于酒的记载,从《诗经》到《红楼梦》,三千余年的文学和历史著作中,几乎都离不开酒.酿酒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将糖类分解为酒精与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请分析.

    (1)酿酒的第一步是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让酵母菌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其目的是 .

    (2)若发现酿酒过程中装置内温度有所上升,这是由于 的缘故.

    (3)当发酵一段时间以后,发酵罐内的溶液密度逐渐减小,其原因是 .

    (4)实验室酵母菌计数的方法与细菌计数法类似,一般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透光法,在特定强度的光照下,酵母菌悬浊液会挡住一部分光照,测定透光量可以间接地知道酵母菌数目,请推理悬浮液中酵母菌浓度与透光量的关系为 .

    方法二,稀释法,在n只试管中各加入90毫升无菌稀释液,从标本中取出10毫升加到第一只试管内,混合均匀后,从第一只试管中取出10毫升加到第二只试管内,依此类推,到第n只试管为止,假如n为4,在第4只试管中提取1毫升稀释液放在小型培养皿中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共计数出18个酵母菌,则原10毫升标本中的酵母菌总数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泡菜是我国北方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以及泡菜在加热煮熟状态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1、2、3号容量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0.6kg的新鲜莲花菜;

    ②再在坛中加满煮沸过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液体未加热和煮沸后亚硝酸盐的含量;

    ④用水封坛,放在15~20°C环境中;

    ⑤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5天.

    所得数据如下:

    时间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mg/kg)

    未加热时

    加热煮沸后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1号坛

    2号坛

    3号坛

    封坛前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第4天

    0.6

    0.2

    0.8

    0.6

    0.2

    0.8

    第8天

    0.2

    0.1

    0.6

    0.2

    0.1

    0.6

    第12天

    0.1

    0.05

    0.2

    0.1

    0.05

    0.2

    第16天

    0.1

    0.05

    0.2

    0.1

    0.05

    0.2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发酵泡菜的微生物是 ,它与莲花菜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在该项研究中,要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的目的是 .

    (3)孙悟同学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了1号坛与2号坛内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见右上图),请你在表中补画出3号坛的变化曲线 .

    (4)根据曲线及表中的数据,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5)该项研究的设计存在着一个较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是什么?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2年4月,网络上有传闻称一些老酸奶使用了工业明胶,而这些工业明胶从旧皮鞋.中提取,这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安.再后来网络 上又传言说,果冻中也添加了从旧皮鞋等废旧物中提取炼制的工业明胶.继“老酸奶”和果冻等食品中招之后,工业明胶滥用所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报道,胶囊生产企业使用皮革废料制造药用胶囊,并流入国内医药市场.于是网上出现了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2012,皮鞋很忙…中国的食品安全竟会到如此田地?

    (1)传统意义上的老酸奶,叫凝固型酸奶,在普通酸奶的基础上,添加了多一点的凝胶剂或增稠剂,就成了“老酸奶”.酸奶是 菌的发酵产生乳酸制成的.该菌与酵母菌相比,结构特点是 .

    (2)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 免受药物的刺激.

    (3)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变化情况,其中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的是 ,参与淀粉消化的器官是 .

    (4)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下列正常人的四种液体中不可能含有葡萄糖的是 

    A.血液   B.血浆   C.原尿   D.尿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将买来的盒装鲜酸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进行发酵.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

    (2)乳酸杆菌的营养方式是 (填“自养”或“异养”).

    (3)查阅资料: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所示.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毫升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资料3:每毫升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表: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表

    菌株编号

    温度/℃

    2

    10

    25

    38

    42

    53

    60

    1

    ++

    ++

    +

    ±

    2

    ++

    ++

    +

    ±

    3

    +

    +

    +

    4

    ++

    ++

    +

    5

    ±

    +

    ++

    +

    ±

    每毫升奶中A乳酸杆菌活菌数与发酵时间的关系

    注:++表示生长极好;+表示长生良好;±表示菌体很少;﹣表示无菌体.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发酵技术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发酵产品.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