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瓢虫以蚜虫为食。科研工作者对自然保护区的瓢虫和蚜虫数量进行了调在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代表瓢虫,b代表蚜虫
    B: 瓢虫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蚜虫
    C: 随着瓢虫的数量增加,蚜虫会被消灭殆尽
    D: 蚜虫获得的能量只有一部分传递给了瓢虫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2. 截至2022年2月9日,全球新冠肺炎感染者累计超过4亿人,并有超过570万人死亡。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创造了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模式”。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2020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发表题为《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的论文,通过对迄今最大规模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揭示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演化出两个亚型,这体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具有的特性。
    防控新冠肺炎(COVID-19)的过程中,接种疫苗是阻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蔓延的重要方法之一。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接种疫苗属于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其中通过呼吸道侵染人体的路线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连花清瘟胶囊作为一味中药制剂在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疗效。当患者口服连花清瘟胶囊后,药物成分到达患者病灶经过的途径是小肠毛细血管网→静脉一→下腔静脉→→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甚至非洲偏远的土著居民都未能幸免,这反映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3. 2021年11月,河南郑州、新乡等地发现了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它没有天敌制约,具有超强的繁殖力和传播力。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当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生产者和消费者
    D: 分解者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4.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物质循环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乙代表分解者
    B: 甲、乙可以构成食物链
    C: 甲在生态系统中是可有可无的
    D: 能量可以在大气、甲、乙、丙间循环流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5.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表中Ⅰ~Ⅳ为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农药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类别

    土壤

    农药含量(毫克/100克)

    0.0012

    0.045

    0.024

    0.003

    0.009

    图中,该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光能是通过(填数字)过程实现的。(填标号)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图中的动物所属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生物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的共有组。
    表中的生物构成了图一中含有蝗虫的一条食物链,则Ⅱ对应的生物为。该生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有(列举两条)。
    一般情况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多样性和多样性的丧失。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6. 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
    A: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B: 全球变暖导致珊瑚虫死亡
    C: 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
    D: 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市直属初中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7. 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②表示呼吸作用
    B: 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
    C: 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市直属初中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8. 夏季的蚊子惹人厌烦,不仅影响休息,还会传播疾病。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不同。有的同学认为与衣服颜色有关,也有的同学认为与汗液的气味有关。为了探究衣服颜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步骤:①准备3种不同颜色、大小相同的同种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涂抹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汗液(来自同一人)。②将6张纸板分开随机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拍摄,如实记录每分钟内各纸板上蚊子的停留次数。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①和②步骤2次。

    实验结果

    颜色、蚊子停留次数及涂抹物

    浅色

    较深色

    深色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生理盐水

    2

    1

    2

    5

    3

    3

    8

    7

    6

    汗液

    20

    21

    18

    22

    24

    23

    28

    25

    29

    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纸板颜色加深,蚊子停留次数
    通过涂抹物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与纸板颜色相比,汗液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更
    通过上述实验,为了减少蚊子叮咬,我们应该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

     

    深入探究:小明同学发现,不同颜色的纸板在户外吸热能力是不同的。他提出疑问:随着同一颜色纸板温度的升高,纸板对蚊子的吸引力是否会发生变化?为探究这一问题,他将一定数量活力相同的同种雌蚊子放入下图密闭装置中。实验分组如下表:

    组别

    1

    2

    3

    纸板温度

    25℃

    30℃

    35℃

    每5分钟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

    X

    Y

    Z


    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若实验结果为Z>Y>X,则实验结论为: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温度的升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市直属初中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9.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莲形象典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东营地方特色,能够反映东营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荷花被确定为东营市“市花”。
    我市的荷花品种繁多、颜色各异、美轮美奂,使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中。
    莲“中通外直”,叶片、叶柄和莲藕中均有气腔,且彼此贯通,使叶片吸收的氧气可以向下运输到莲的地下部分。这体现了
    “出淤泥而不染”经检测发现,淤泥中某有毒物质浓度较高,但莲细胞内却没有发现该有毒物质,控制该有毒物质进入莲细胞的结构是
    初夏,荷花竞相开放,娇艳欲滴。开花时,同一朵荷花中的雄蕊和雌蕊成熟时间不同。由此推测,荷花传粉方式为(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
    藕是莲的根状茎,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莲通常用长而肥厚的根状茎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
    “藕断丝连”的“丝”属于植物的组织。藕内含有的丰富淀粉是荷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后,经叶脉、叶柄中的(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而来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市直属初中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 10. 早春二月,桃花开;阳春三月,赏杜鹃花;六月里,荷花香。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地方,别样的花开。这是因为(  )
    A: 植物开花,是为了满足不同季节的需要
    B: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C: 植物开花,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D: 生物能影响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市直属初中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