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目。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①欲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    ②天子而令诸侯___________
    ③此天所以资将军_________    ④将军既帝室之___________

    句子翻译。
    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最终战略目标是什么?

    为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学了《隆中对》,你知道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至少3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被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感动。被自己感动,是美丽的起点;被自己感动,是精神的升华。
              请以“被自己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古诗文填空。
    ①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 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诗歌创作常借物抒怀,无论是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苏轼的“ ,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还是范仲淹的“ ,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诗人都借酒抒发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心志,表达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节选的这部分文字中,作者主要论证一个什么观点?

    选文第③段在论证上有重要作用,从论证思路角度说说本段在文中的作用。

    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默写。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④草枯鹰眼疾,                 。 (《观猎》)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6. 默写。
    ①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蒹葭》)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一曲新词酒一杯》)
                  ,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走进名著,按要求答题。
    ①他是《水浒传》中最具智慧之人,他博学多智,精通韬略。在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等行动中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名字叫 。
    ②小说描写了一个医生四次出海航行,在四个传奇色彩浓重的国家里,历经磨难,又几次脱险的故事。这部小说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几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 , 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下面两个句子中的“狼狈”一词,意思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解。
    ①父亲神色很狼狈 , 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②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母亲口中的“贼”、“讨饭的”,在“我”眼中却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

    当确认卖牡蛎的那个人就是于勒后,母亲为什么“突然暴怒起来”?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作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9.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杜小康随父亲放鸭,面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小船的境况,他由胆怯到坚强,走过了一段心灵之旅。

    岁月苒,光阴如梭。也许有过畏惧,也许有过仿徨,      厚积簿发的你,遇到折,坦然面对;遇到困难,不必躲藏。      能静下心,沉住气,今天的舞台,你定会大放异彩。彼时正年少,莫负好时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17孤独之旅
  • 10. 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智取生辰纲》出自___________(作者)所著《水浒传》,这幕戏中的“最佳导演”是___________。

    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犯了人命案后,他们二人各自是什么态度?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