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废除井田制;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商鞅变法的内容?说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材料二是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措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通过学习我国古代改革家的事迹,结合你的感受谈谈自己对改革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二)
  •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不断的发展、传承与传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文字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史书记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我们可以查阅哪本史书?这本史书由谁创作的?   
    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把我们精美的瓷器与丝绸一起传播了出去,这条路的起点是哪里?是谁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贡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三)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代

    代表人物

    主要主张

    春秋

    孔子

    ①(核心思想)

    战国

    “民贵君轻”

    秦朝

    焚书坑儒

    汉朝

    董仲舒

    材料二: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在秦朝,一次是汉朝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日)岛南戈吉郎《诸子百家》

    材料一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儒学发展历程”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表,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二中胡寄窗、李威熊对董仲舒统一思想的评价有何不同?(不得照抄原文)   
    依据材料三指出“孔子之道”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三)
  • 4.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周朝“失在于制,不在于政”,认为秦朝“失在于政,不在于制”他所说的周朝“制”和秦朝的“制”分别指的是( )           
    A: 科举制、郡县制
    B: 郡县制、分封制
    C: 分封制、科举制
    D: 分封制、郡县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二)
  • 5. “他是一个终结者,他也是一个开拓者,在他这里,原始社会结束,我国早期国家开始。”这段文字记述的应该是哪个人物(   )
    A: 尧
    B: 禹
    C: 启
    D: 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测试卷
  • 6. 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日渐衰微

    ②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争霸的实质是要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测试卷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朝代歌》

    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四:如图:《战国形势图》

    请回答: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写出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
    材料二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请再列举一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
    写出材料四图中战国七雄中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测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
    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测试卷
  • 9. 读图和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上述材料与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哪一项政治制度?
    实施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受封的对象是什么人?
    春秋时期,展开争霸的是哪个等级的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测试卷
  • 10.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 齐桓公、齐国
    B: 晋文公、齐国
    C: 齐桓公、秦国
    D: 楚庄王、秦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单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