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
    A: 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
    B: 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
    C: 迄今商代的遗址发现比较多
    D: 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专项复习卷(一)第一单元
  • 2.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目的是为了巩同政权②分封的刘象是王室、功臣和少数平民

    ③诸侯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专项复习卷(一)第一单元
  • 3. 格言是人类智慧的精华。下列格言出自道家言论的是(    )
    A: 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B: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专项复习卷(一)第一单元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学终,至四书。……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三字经》

    材料二: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

    指出材料一所渗透的儒家主要思想。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天台县坦头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二次学情调研(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家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习近平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他借鉴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仙居县朱溪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1月月考试卷
  • 6. 学了《百家争鸣》后,809班的同学们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③科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④社会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十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历社部分)
  • 7. 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结合材料一说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的对内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结合材料说说此改革之后的日本建立了一个怎样的“新国家”?
    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十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历社部分)
  • 8. 西周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制度工具有(    )

    ①分封制    ②县制    ③古代礼乐制度    ④世袭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Q21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注:四匹颜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宋书》

    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当时的统治者推行了什么政策?
    根据材料三指出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文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Q21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10.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B: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Q21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质量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