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组别
样品质量
CO2的体积
第1组
4g
22.3mL
第2组
22.4mL
第3组
22.5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A.A装置中水面的植物油层可隔离二氧化碳和水,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B.利用A,C仪器组装测量二氧化碳体积,由于装置B中的二氧化碳无法全部进入到装置A中,测得二氧化碳的气体体积偏小
C.在测量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时,装置内本身的空气会影响测量结果
D.用比较灵敏的电子秤称出装置B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也可测定该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山山同学为探究纸飞机在空中飞行的距离与纸飞机大小和形状的关系,他设计了形状大小不同的纸飞机(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出平均距离,结果如表一:
表一:纸飞机飞行距离与纸飞机大小和形状的关系
纸飞机飞行的平均距离(厘米)
纸飞机大小
中翅型
平斗型
尖头型
波浪型
大
446
272
234
539
中
334
175
201
372
小
171
146
176
188
表二:纸飞机飞行距离与纸张厚度的关系
纸张厚度/(克/米2)
60
70
100
115
飞行距离平均值/厘米
352
627
575
410
他想要进一步确定最佳的纸张厚度,接下来应如何研究?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运动的路程s/m
0.3
1.2
2.7
4.8
【提出问题】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了什么?
【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可能含水、CO或CO2。
【实验论证】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对上述猜想进行了探究。
信息提示:装置B为干燥管,其中的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会变成蓝色。
实验序号
材料
升高的温度(℃)
原长(m)
伸长量(mm)
黄铜
10
1.00000
0.19
2.00000
0.38
康铜
0.15
30
0.65
铝
0.46
6
0.69
表一
7
8
9
密度ρ(g/cm)
2.0
2.5
3.0
重力G(N)
12
压力F(N)
4.0
6.0
2.4
7.2
表二
(ρ-ρ水):ρ
1:2
3:5
2:3
F:G
▲
①表二中划线处的数据为。
②按表二中数据反映的规律推理:若浸没在水中某实心物体的密度ρ=4g/cm3 , 重力G=12N,则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N。
【查阅资料】
①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反应放热而铁粉不能;②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时的室温为22.7℃;除B外,其余实验中镁粉的质量均为1.0g)
A
B
C
D
E
F
固体成分
Mg
Fe
Mg+Fe
Mg+NaCl
Fe+NaCl
Mg+Fe+NaCl
乙中现象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无肥皂泡
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混合物温度
23.1℃
22.8℃
24.2℃
27.2℃
【获得结论】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1
83
的距离/cm
双层
20
23
24
25
22
21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 , 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工业“烧碱”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根据以上思路,小科设计的方案是:利用如图甲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整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的减少量确定CO2质量。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鼓入足量的空气,在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 ;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