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明为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用5个相同的容器及必要的测量工具,设计并进行了两组实验。A、B、C为实验一的三个实验组,D、E为实验二的两个实验组。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根据实验一设计可知,小明要研究的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实验一中C组的温度设定应为°C。60分钟后,小明测量了杯中剩余的水的体积为: A
    实验二中,小明每隔20分钟测定一次容器中剩余水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小明发现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液体蒸发也越快。

    小明仔细分析数据后,又产生疑惑:在0-60分钟内D组杯中水的蒸发速度为什么会越来越慢?老师提示可结合实验-的结论进行分析。则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小金查得4℃时均为1厘米3的三种液体在不同温度时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温度/℃

    体积/厘米3

    种类

    8

    16

    24

    32

    40

    48

    54

    1.006

    1.018

    1.030

    1.042

    1.054

    1.066

    1.078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1.012

    1.014

    1.002

    1.010

    1.070

    1.200

    1.300

    1.600

    1.800

    4℃时1厘米3的丙液体,当温度为48℃时体积为厘米3 , 乙液体的体积大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一定质量的乙液体,
    小金认为,甲液体比乙,丙液体更适合作为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请你帮他写出选择甲液体的依据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5相符的是(    )

    选项

    1

    2

    3

    4

    A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B

    C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D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运动系统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沼液是有机物质发酵后形成的液体,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研究发现,沼液浸种不仅可以提高种子萌发率,还能提升幼苗质量和生长活力。其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挑选500粒水稻种子,晒干后平均分成5组;

    步骤二:在标为A、B、C、D、E的烧杯中加入100mL浓度分别为0%、10%、20%、40%、100%的沼液,然后放入100粒水稻种子;

    步骤三:将五组烧杯都置于30℃的恒温环境下保存24小时;

    步骤四:取出水稻种子用清水洗净,均匀地放置在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在室温下放置3天。观察记录种子的萌发数量,计算萌发率。

    图甲为本实验结果。基于该实验结果,该小组同学研究科学问题是
    实验步骤一中,应挑选相同的水稻种子进行实验。(写出两点)
    播种前种子的浸泡时间、浸泡温度也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影响情况如图乙。根据图乙可知:为使水稻种子萌发率最高应采用的方法有。(可多选)

    A.温度30℃   B.温度25℃   C.浸泡24小时   D.浸泡48小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评价试卷
  • 5. 小科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为证实这一点,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步骤如下: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完整、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芽长/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本实验中编号为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为了防止喷洒的浸出液浓度稀释,步骤Ⅱ中的“★”处应填 。(填“干”或“湿”)
    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实验设置的变量是        。
    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 。
    分析A图和B图可看出,长时间的电脑辐射会影响大鼠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保存不当的食品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0℃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A: 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B: 该实验提示我们,低温和干燥有利于食品的储存
    C: 甲与丙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D: 霉菌是一种真菌,所有的真菌对人类生活都是有害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小科酷爱高空跳伞,他查阅到如图甲所示的信息,小科想知道跳伞运动员最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利用小桌、沙子、质量不同的铁块和刻度尺进行模拟实验:将小桌腿朝下放在平整的沙面上,把铁块从距桌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在桌面的中心部位,记录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如图乙所示。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其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铁块质量m/g

    铁块距桌面高度H/cm

    桌腿进入沙子的深度h/cm

    20

    20

    1

    20

    30

    2.9

    20

    40

    3.8

    30

    20

    2.9

    40

    20

    4.1

    实验中铁块模拟
    从小科进行的模拟实验可以看出他的猜想是:跳伞运动员最后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与有关。
    分析表中①④⑤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化学试剂,某科学小组对影响H2O2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

    实验1:探究H2O2溶液浓度、温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方案】在一定温度下,向相同质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粉末,测量收集150mLO2所需的时间。

    为了达到实验1的目的,需要补全实验方案。若a与b不相等,则a=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温度/℃

    时间/s

    30

    20

    待测

    15

    30

    待测

    a

    b

    待测

    【实验结论】实验发现H2O2分解速率与H2O2溶液的浓度和温度有关。

    实验2: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发现问题】小科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建立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木条不复燃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结论】实验一: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

    实验二: 。

    【讨论与反思】小敏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Ⅰ:准确称量水泥块质量。

    实验步骤Ⅱ:完成实验二。

    实验步骤Ⅲ: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实验步骤Ⅳ: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但老师指出:要证明小科的猜想,小敏的补充实验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目的是探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下列为太阳系部分行星的信息,分析图表信息,推断正的是(    )

    行星

    直径(千米)

    质量(×1023千克)

    与太阳的距离(×106千米)

    水星

    4879

    3.302

    58

    金星

    12104

    48.69

    108

    地球

    12756

    59.65

    150

    火星

    6794

    6.5219

    228

    A: 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B: 距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C: 体积越小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大
    D: 质量越大的行星,其公转速度越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