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请完成如下问题:
    如图甲,是“气密性检查”类问题建构的思维模型。图乙所示中,把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

    如图丙,是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类问题构建的思维模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图丁中装置,该选择基于思维模型中“判断反应物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判断反应条件”"是

    如图戊,是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类问题构建的思维模型,请补充完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温岭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调测试卷
  • 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选填字母)。
    用F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 “c"或“d" )端进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
  • 3. 下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4. 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科学知识的核心之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金同学连接装置B、F、G进行实验。若往B装置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且在装置F和G中看到明显的现象,则按气体流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 (填导管口字母),装置F可观察到燃着的蜡烛燃烧更旺,则G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字母序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某种物质反应

    c.密度与空气的密度非常接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碳达峰”和“碳中和”都和二氧化碳有关。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难溶于水
    B: 人呼出的全都是二氧化碳气体
    C: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不可燃不助燃,可用于灭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小科对教材中“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相关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的改进。当小科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试管A内溶液的颜色呈色,
    试管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烧杯C中(选项“上面”或“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科学小组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那么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 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①小林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②小华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③小明同学针对小华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请简单写出实验方案

    为进一步比较,老师用三个相同的烧瓶收集等量的CO2气体,注入等量的三种液体,用气压传感器测定内部气压变化,得到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其中曲线2代表澄清石灰水,曲线3代表氢氧化钠溶液,由此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8. 如图所示,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

    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可以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密度比空气大且
    若烧杯中只留下一支燃着的蜡烛, (选填“能”或“不能”) 得到上述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9. 建筑工程制图时,需要亮绿色的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做感光剂,这种晶体在一定温度下才会分解,为了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某科学兴趣小组思考后建立了如下思维模型,并根据模型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气体检验→气体净化→气体转化→气体检验→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中,各装置内发生现象如下表所示(C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装置

    现  象

    装置A

    亮绿色晶体变成白色和红棕色固体,玻璃管壁上有小水珠

    装置B、F

    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装置E

    固体变为红色

    科学老师指出,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该小组建立的思维模型不够完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缺陷。你认为该小组所设计的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小明认为若去除F装置也能得出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分解产物中有CO的结论,请说明理由
    反应后将A中固体溶于水,过滤得到红棕色固体和无色滤液,在无色滤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三草酸合铁酸钾受热分解的固体产物中除氧化铁外,还含有的一种盐是(写化学式)。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试卷
  • 10. 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案,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甲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只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90mL的水、饱和澄清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②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90mL的液体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③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乙图所示。

    曲线3与曲线2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实验过程中,导致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
    不改变装置和药品的情况下,能进一步降低 E点的方法是
    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评价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