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 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
    B: 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
    C: 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
    D: 将二氧化碳倒入—侧的“空”纸袋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等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校本练习科学试题
  • 2.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取:实验室制取可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做原料
    B: 验满: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内,观察火柴是否熄灭
    C: 性质:有毒,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用途:可做气体肥料,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使食物具有松软或蓬松的特点。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学习小组同学对该膨松剂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氨气能被浓硫酸吸收。

    ②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

    ③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 +H2O+CO2↑。

    ④碳酸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 H2O+CO2↑+NH3↑。

    [设计实验]

    小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步骤与现象]

    ①打开止水夹1,关闭止水夹2,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打开止水夹2,关闭止水夹1,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熄灭酒精灯。

    [实验分析]

    装置A中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的原因是
    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甲同学根据以上现象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铵。

    [实验反思]乙同学提出:通过以上现象不能确定该膨松剂中只含有碳酸氢铵。经过小组讨论,他们继续进行探究: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继续加热,当观察到B中导管口不再产生气泡,并观察到现象,可得出结论:该膨松剂是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 4. 为了验证集满CO2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和倒放的差异性。小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乙图中,表示纸筒正放的曲线是。(填序号)
    无论纸筒正放还是倒放,电子秤读数均变小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竞赛班联考试卷
  • 5.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从b端通入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⑤从a端通入氮气;    ⑥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

    请写出该实验操作(步骤可以重复使用)最合理的顺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6. 数字化传感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能实现实验数据采集自动化,形成相应图像,更好地解决化学中的疑难问题。化学兴趣小组打算在实验室用贝壳和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在实验中使用了压强和温度两种传感器。

    【查阅资料】①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贝壳中的其它杂质对实验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探究实验一】选择药品

    分别取等质量颗粒状和粉末状的贝壳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在图1的三颈烧瓶中反应,采集数据,形成如图2和图3的图象。

    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根据图2回答:

    ①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 (填“①”或“②”)表示颗粒状贝壳与稀盐酸反应;

    ②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③最终粉末状贝壳产生CO2的质量 (填“>”或“<”或“=”)颗粒状贝壳产生CO2的质量。

    据图3分析,影响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原因:一是水蒸气含量增加;二是
    【探究实验二】发生装置的优化

    选用图4装置(不包括传感器)制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4左),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4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探究实验三】验证CO2的性质。

    操作步骤: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如图5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三个烧瓶。从左到右依次得到如图6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1、2、3。

    回答下列问题:

    曲线2对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6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7. 一次性液体打火机是一种常见的取火装置,小盛对其燃烧后的产物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发现:

    ①一次性液体打火机充装燃料为丙烷(C3H8),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②工业上从石油中分离出丙烷。实验室可用干燥的丁酸钠、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丙烷,方程式为:CH3CH2CH2COONa+NaOHC3H8+Na2CO3

    ③丙烷完全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若氧气不充足时,有一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有剧毒性。于是,小盛制取丙烷并对其燃烧产物进行了探究,所用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收集丙烷气体,可选用的图甲中的装置是(填编号);
    丙烷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图乙中的装置,若观察到现象,则能证明丙烷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存在:
    已知图乙C装置中装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溶液,则在该实验中,C装置所起的作用有:(写出两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三模试卷
  • 8. 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CO2 , 小明发现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速率反而比低浓度要慢。是什么原因导致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吸收速率反而下降呢?

    小明查阅资料发现:

    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粘性越强,液体不易流动;

    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时会放热。

    小明想探究是否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粘性增强,影响了反应的进行。实验使用如图的装置以及大烧杯、秒表、碎冰、蒸馏水、足量40%氢氧化钠溶液等实验器材和药品。

    上述实验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请帮助小明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次模拟检测试卷
  • 9. 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是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图所示: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某同学对(1)(2)(3)(4)区域相对应的内容填写错误的是(   )

    A: (1)区域: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2)区域: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C: (3)区域: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D: (4)区域: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10. 实验室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往往附着层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其主要成分是: (用化学式表示),该物质可以用清洗去除(选填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

    C.盐酸

    D.纯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