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是小敏在复习整理血液循环相关知识时的手绘图,请据图回答。

    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肠胃道”中被消化成 进入血液。
    气体A在肺泡中的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肺部毛细血管中浓度。
    与C处血液相比,D处血液最明显的变化是 含量减少。
    心脏结构1、2和3、4在血液循环中的功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中考适应性训练试卷
  • 2.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回答下列问题:
    人体每天摄入的碘约80%来自食物,15%6来自饮水, 这些碘主要在吸收。
    人体每天摄入的碘还有约5%来自空气,这些碘被吸收后,首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试卷
  • 3.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E表示某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B系统中有一种营养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参与消化该物质的器官有
    ①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胰脏是人体内唯一的一个既有外分泌腺又有内分泌腺的特殊的器官,其b过程分泌的液体对人体有的作用。
    2021年的9月,纽约大学医疗中心成功实施了世界首次猪肾移植手术。该项研究为(填字母)系统功能不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排异反应是器官移植成功的最大障碍,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外来组织或细胞引起的。它属于(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试卷
  • 4. 下图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思维导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图中所示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是通过系统排出。(填图中相应字母)
    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主要由A系统中的(填器官名称)通过①过程进入血液循环。
    人体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需的物质②从B系统进入血液后会与 结合,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
    人体中很多结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的生物学观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5. 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比色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试剂】50mg/ml淀粉溶液、50mg/ml人唾液淀粉酶溶液、蒸馏水、不同浓度的pH缓冲液、麦芽糖含量标准比色卡。

    【实验步骤】①取一支试管,依次加入1mL淀粉溶液、1mL人唾液淀粉酶溶液和4mLpH=2的缓冲液;②振荡试管,在室温下反应10分钟后,用麦芽糖试纸进行检测,将所显示的颜色与麦芽糖含量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麦芽糖含量并记录;③换用不同浓度的pH缓冲液重复上述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pH

    麦芽糖含量/mg·ml-1

    1

    2

    0.046

    2

    4

    0.094

    3

    6

    0.566

    4

    8

    0.745

    5

    10

    0.176

    本实验中,比较酶活力的方法是
    老师认为上述实验设计中存在一个问题,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
    改正后,该小组得到如下数据:

    相同温度时不同 pH 环境中得到的麦芽糖含量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该兴趣小组若想进一步探究寻找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次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 6. 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编号

    唾液

    淀粉溶液

    温度

    试剂

    5分钟后加碘液

    1mL

    2mL

    4℃

    2mL饱和食盐水

    变蓝

    1mL

    2mL

    37℃

    2mL饱和食盐水

    变蓝

    1mL

    2mL

    80℃

    2mL饱和食盐水

    变蓝

    1mL

    2mL

    4℃

    2mL清水

    变蓝

    1mL

    2mL

    37℃

    2mL清水

    不变色

    1mL

    2mL

    80℃

    2mL清水

    变蓝

    本实验猜想是
    实验时,就实验的顺序,小组内的同学发生了分歧。A同学认为应先将唾液和淀粉预处理到相应的温度然后混合,B同学认为先混合和先预热都没关系。你同意谁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该小组要继续研究唾液淀粉酶因温度不合适失去活性后能否恢复,需要增加的实验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2022年科学第二次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 7. 胶囊胃镜全称为“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它主要用于胃部疾病的诊断,患者只需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胶囊内窥镜携带高清摄像头,将影像传输到电脑,经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
    囊内窥镜需要在胃中保持15分钟不被消化,由此可推测胶囊外壳的成分不可能是营养物质中的
    检查时,被检查者要多喝水,水分主要经(填一器官名称)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8. 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

    如图甲表示食物中的在消化道里被消化的过程。
    如图乙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通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用符号和箭头表示)
    如图丙是某健康男子在尽量排空膀胱的情况下,喝了2杯蒸馏水,此后不再饮水、进食直至第8小时,在这期间每隔0.5小时收集的尿量的图示。在第3小时至第8小时仍有尿液产生,其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9. 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麦芽糖主要依靠的是牙齿和舌的作用
    B: 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消化食物
    C: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促进脂肪的分解
    D: 蛋白质经胃液消化后的产物可直接被胃壁吸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 10. 酶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它的活性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探究了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后,科学兴趣小组在课后对其它因素进行了探究:

    第一步:将若干同样大小的滤纸片浸入新鲜猪肝研磨液,使过氧化氢酶附着在滤纸片上,取出后晾干;

    第二步:取四只烧杯,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号,各加入pH分别为5、7、9、11的100mL体积分数为2%的H2O2 溶液,放入37℃水浴锅中进行加热处理10分钟;

    第三步:分别将浸有新鲜猪肝研磨液的滤纸片,放入不同编号的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图甲),记录滤纸片从下沉开始到浮出水面的时间(图乙)。

    请回答以下问题:

    该兴趣小组建立的假设是
    滤纸片下沉一定时间后开始上浮的原因是
    同学们通过实验,获得如图乙所示的结果:pH在5-11的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