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明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蜡块,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着就是蜡块”。小明的妈妈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 猜想和设计研究方案
    B: 猜想和反思评价
    C: 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
    D: 猜想和进行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二)
  • 2. 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制定计划
    D: 获得事实与证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0-2021学年期七年级上学科学期中测试试卷(到第2章)
  • 3. 在自然界中,我们看到植物的叶片大部分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植物叶片内含有叶绿素。我们也看见过这样的现象:如果把植物放在不见天日的黑暗处,植物的叶片就不会变成绿色,而是变成黄白色, 那么植物叶片的叶绿素的形成和太阳光有关吗?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活动中,设计了如下方案。

    [提出问题]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作出假设]光照可能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实施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材料

    20 株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

    20 株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小麦幼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环境中生长 10 天

    表格中乙组缺少的环境条件是
    上述甲乙两组,作为实验的对照组的是组;
    实验材料选择的是 20 株小麦幼苗,而不是 1 株做实验,其目的是
    如果该假设成立的话,那么甲乙组实验的预期结果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0-2021学年期七年级上学科学期中测试试卷(到第2章)
  • 4. 花园、庭院中的花盘和石块下,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鼠妇在爬行,还会发现潮湿的地方鼠妇很多,这是为什么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请你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⑴提出问题:

    ⑵作出假设:

    ⑶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的一半放湿土,另一半放干燥的土,将10只鼠妇放在两种土的交界处,放在适宜的环境下,认真观察鼠妇的行为。

    ⑷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该小组对上述实验重复10次,结果如表:

    环境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第9次

    第10次

    干燥

    0只

    1只

    2只

    0只

    3只

    1只

    2只

    0只

    3只

    2只

    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7只

    9只

    8只

    10只

    7只

    8只

    ⑸在实验重复10次的原因是

    ⑹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⑺实验结束后怎么处理鼠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章)
  • 5.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
    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步骤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①观察,②调查,③收集和分析资料,④实验,属于科学探究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章)
  • 6. 用金属框可以拉出一个肥皂泡。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小明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形状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收集证据
    D: 验证假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到第3章第2节结束)
  • 7. 班级里 4 位同学在安静和运动后分别测量 1 分钟脉搏数,记录如下表。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姓名

    安静状态

    跳绳后

    100 米跑步后

    小媚

    82

    123

    138

    小亚

    80

    127

    142

    小文

    77

    124

    136

    小亭

    78

    121

    134

    依据表格可以猜测,4 位同学想要探究的问题可能是
    针对以上探究问题,基于数据,你的结论是
    有人提出:4 位同学都做同样的实验没有必要,只需要 1 位同学完成就可以了。你觉得他说得对吗?为什么?
    请根据实验的结论,提出一条运动后该如何做的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杭州梅城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份月考试卷(到第3章)
  • 8. 科学观察需要及时观察与整理。以下不适合作为观察记录方法的是(   )
    A: 文字描述法
    B: 事后记录法
    C: 表格记录法
    D: 图形记录法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杭州梅城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份月考试卷(到第3章)
  • 9.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下列问题中探究价值最低的是(   )
    A: 人们是否需要全面禁止抗生素的使用?
    B: 动物和植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C: 流星的出现是否预示着灾难的来临?
    D: 火箭和飞机的动力原理是否相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杭州梅城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份月考试卷(到第3章)
  • 10. 学校科学实验小组为研究食物对面包虫生长的影响,将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喂食含有多种物质的食物,表格中“-”表示不含有该物质,则在研究过程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

    物质

    抗生素

    0.2

    0.2

    0.2

    维生素

    0.4

    0.4

    0.4

    蛋白质

    47

    47

    47

    脂肪

    52

    52

    52

    52

    糖类

    61

    61

    61

    61

    A: 甲组
    B: 乙组
    C: 丙组
    D: 丁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杭州梅城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1月份月考试卷(到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