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1号)和蒸馏水(2号)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两株植物在质量上的差别很大,结果如表。

    玻璃器皿

    实验前植株的质量

    实验后植株的质量

    植株的质量增加值

    1

    91g

    272g

    181g

    2

    92g

    125g

    33g

    由表中数据可知,号玻璃器皿中的玉米幼苗长势相对较好。
    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的生长除了要吸收水分外,还要从培养液中吸收
    培养过程中,要经常向玻璃器皿中通入空气,以保持根部细胞进行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成绩调测试卷
  • 2. 同学们欲探究“镁是否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相同的玻璃器皿,分别标号为A、B。

    ②在A中加入适量土壤浸出液,B中加入等量缺镁的土壤浸出液。

    ③将20株生长旺盛的玉米幼苗平分为两份,分别“种植”在A和B中。

    ④一段时间后,B中的玉米幼苗叶片表现出“缺绿”症状。

    该实验是基于的假设。
    A和B构成一组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
    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的结论。同学们在第④步实验后,向B中加入了含镁的土壤浸出液,预计几天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拓展和交流: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幼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无机盐。这些物质被玉米幼苗的根系吸收后,在作用的拉动下通过导管运输到叶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成绩调测试卷
  • 3. 广阔的自然界是科学学习的天然“实验室”。兴趣小组走进大自然,利用天竺葵开展了扦插材料的处理对植株成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天竺葵杆插方法如下:将发育良好的天竺葵枝条剪成7-10厘米长的茎段,每段保留两个侧芽。上面一个节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全部去掉。把茎段上方的切口切成水平,把下方的切口削成斜面(如图)。扦插时需将下面一个节埋入土中,注意遮阴,及时浇水。插后25天若可见到有新芽长出,可判为成活。

    探究侧芽对杆插成活情况的影响时,同学们做了如下处理:选择若干天竺葵枝条,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不做处理,乙组去掉1个侧芽,丙组去掉2个侧芽。将三组枝条同时插在同一块实验田里,一段时间后,观察枝条的生长情况。

    ⑴若甲组生根情况最好,乙组生根情况居中,丙组生根情况最差,则说明

    ⑵若,则说明侧芽抑制生根;

    ⑶若甲、乙、丙三组的生根情况相同或相差不大,则说明侧芽对生根没有影响。

    ⑷请依据扦插技术方法,围绕扦插材料的处理,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具体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有人说柚子皮的提取液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液体浸泡及时间

    其它条件

    保存时间

    变质个数

    番茄50个

    2升蒸馏水,2小时

    相同且适宜

    10天

    40个

    番茄50个

      ▲   , 2小时

    10天

    8个

    表格中处应添加的液体是
    为控制变量,实验中的番茄要求相同或相近(要求写两点)。
    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该实验不足之处是(任写一点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⑤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3.2  人体的激素调节基础训练
  • 6. 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发育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速度进行发育.
    此实验说明.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作用.
    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
    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是(填序号).

    ①适宜的温度    ②低温     ③密闭玻璃缸

    ④敞口玻璃缸  ⑤未被污染的河水   ⑥自来水

    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的.
    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肴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症的可能性较大.根据遗传学原理推断,这种症状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3.2人体的激素调节(2)
  • 7. 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取几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

    A缸

    B缸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

    水温25 ℃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加入10克蝌蚪饲料

    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一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实验设计改进后,A缸和B缸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本实验应重复进行3~5次,求几次的平均值,其目的是,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在养殖业中,有人为了获得高产,将动物激素添加到家畜、家禽的饲料中。你认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3.2人体的激素调节(1)
  • 8. 设计实验探究胰岛素对金鱼生命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保证动物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主要条件动物体内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胰岛素来完成的.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一旦机体内含量太低,动物可能出现惊厥、昏迷等现象。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理解胰岛素对动物血糖的影响.

    材料用具:活金鱼5条,胰岛素(G2单位/毫升),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烧杯两个(分别标有A和B),500毫升量筒1个,请你设计本实验的方法步骤来探究.

    方法步骤:

    ①烧杯A中加入0.5毫升胰岛素和200毫升水,烧杯B中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0毫升;

                                                                         

                                                                         

    请补充完成上述实验步骤;
    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个烧杯?其中A和B分别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要用5条金鱼?每个烧杯中只放入一条行吗?;
    分析步骤②和③分别可能是什么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3.2人体的激素调节(1)
  • 9. 有人做过如下实验:将某种蛙放在明亮处体色变亮,再放在暗处体色变喑;在黑喑处,给此蛙注射褪黑激素,蛙体色逐渐变浅,但不久以后又慢慢恢复暗色。若将此蛙眼睛蒙住,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均为暗色。切除垂体后,把此蛙无论放在明处或暗处,蛙体色都保持亮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光是影响蛙体色变化的外界因素
    B: 蛙褪黑激素可使蛙体色变亮
    C: 蛙体色的变化只受激素调节
    D: 蛙褪黑激素的分泌与垂体有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9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保送生测试模拟试卷
  • 10. 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如图为实验示意图。

    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填“纵”或“横”)向切割后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那么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实验结论是:生长素能(填“促进”或“抑制”)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9年宁波市普通高中保送生模拟测试科学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