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0

    1mL

    2滴

    2

    2mL

    1mL

    0

    2滴

    小金的对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设计合理吗?说明理由。
    小金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   。
    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金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
    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柯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  。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永兴中学2019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 2. 小金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1号喷洒的浸出平均芽长和萌发率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1.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

    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平均芽长的萌发率

    芽长/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5

    1.2

    65%

    4

    10%

    0.5%

    35%

    本实验中编号为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小金还想继续探究“70%烟草浸田液是否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实验材料:大小健康状况相同蝌蚪20只、70%烟草浸出液、清洁池塘水、饲料等,请帮他设计该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永兴中学2019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 3. 镉不是人体的必需元素。镉主要通过食物、水和空气进入体内而积蓄下来。镉及其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毒性,严重时造成生命危险。自 1955 年日本富士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水、土壤的镉污染,近年来,我国各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
    吸收入血液的镉,主要与红细胞结合,影响了在体内的运输。
    科研人员通过“不同浓度的镉对小鼠死亡率的影响”这一问题,探讨不同浓度的镉对生物体的危害情况,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

    提供器材:浓度分别为 0.01mg/mL、0.03mg/mL、0.05mg/mL 的含镉溶液、生理盐水、实验小鼠、灌胃装置(将液体灌入小鼠胃里,建议用量为 1 毫升)等。请简要写出实验方案。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
  • 4. 《科学》课本上用图甲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而小明通过查询资料对 该实验进行改进,利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替代红磷进行实验,其反应原理为: 2Na2S4+O2+2H2O=8S↓+4NaOH

    实验步骤:

    ①将足量的四硫化钠(Na2S4)固体置于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并迅速塞紧橡胶塞,再充分振荡。

    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 h1(如图乙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丙所示),取下橡胶塞,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④当管内液面稳定时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如图丁所示)记录数据 h2

    ⑤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 2 次。3 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h1 /厘米

    11.0

    11.4

    11.6

    h2 /厘米

    8.7

    9.1

    9.2

    步骤①中进行充分振荡的目的是
    根据第 1  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结果精确到

    0.1%);

    小明设计的实验与课本上的实验相比,其有哪些相同的原理。(写出两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
  • 5. 新鲜果蔬中富含维生素 C(简称 Vc),维生素 C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易被 O2、I2(碘)氧化(碘不与果汁中的其它成分发生反应)。小亮同学为了比较橙子和青椒内维生素C 含量的高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

    设计要求

    ①将一定质量的橙子和青椒榨汁,用活性炭脱色并过滤

    处理实验材料

    ②取A、B 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5 毫升 0.5%的碘液和 3 滴

    0.6%的淀粉溶液。

    分组设置

    ③在A、B 两支试管,分别加入橙汁和青椒汁,并充分振荡。

    滴加药品

    ④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        , 分析数据进行比较。

    观察和记录

    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步骤④补充完整.
    处理实验材料时小亮用活性炭脱色的目的是 .
    小亮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重复上述实验三次,他发现每次实验时与前一次相比,同种果汁所加的滴数相差越来越大,经过思考分析认为可能跟果汁中的维生素 C 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短有关,于是用橙汁重新设计如下实验

    0.5%的碘液

    0.6%的淀粉溶液

    橙汁恒温露置时间/h

    蓝色消失需要橙汁滴数

    5mL

    3 滴

    0

    15

    5mL

    3 滴

    2

    21

    5mL

    3 滴

    4

    26

    5mL

    3 滴

    6

    29

    分析表中的数据,请解释维生素 C 溶液恒温露置时间越长,蓝色消失需要维生素C溶液滴数越多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9年科学中考模拟试卷
  • 6. 凝乳酶是动物体内一种催化乳汁凝固的酶。下图所示的是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第一步:将等量的酶和乳汁分别加入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人同一恒温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分钟。第二步:将酶和乳汁在同一试管中混合,放入与先前同样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时间。分别选择5种不同水浴的温度,按上述操作步骤重复进行5组实验,所得数据见下表。

    组别

    水浴温度t(℃)

    凝乳时间(分)

    1

    10

    不凝固

    2

    20

    7.0

    3

    30

    4.0

    4

    40

    1.5

    5

    50

    4.0

    有酶和乳汁的2支试管放在水浴中15分钟后,酶和乳汁温度与水浴一致。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使内能发生改变
    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发挥最佳催化效果的温度是℃。
    在室温25℃时重做第3组实验,若省略了第一步操作,而直接将两者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再在30℃水浴中保温测量,则所测得的凝乳时间将4分钟(填“短于”、“等于”或“长于”),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谊2019届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 7. 最近,一股“水果酵素”风潮席卷我国各地,它所宣传的“减肥”、“养颜”、“排毒”等种种功效,让它成为了爱美人士竞相追捧的对象,酵素是酶在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别称,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小柯同学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各注入稀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

    加入物质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稀淀粉溶液(mL)

    2

    2

    2

    淀粉酶溶液(mL)

    1

    1

    1

    碘液(滴)

    1

    1

    1

    温度处理(5min)

    37℃

    100℃

    0℃

    观察现象

    将以上操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补充完整:④③⑤。(某些操作可重复选)
    以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后,观察到B试管内的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15min后,在A试管中,淀粉酶的质量(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秀洲高照实验学校2019届中考科学测试(1)
  • 8. 在分析落地台灯的稳定程度时,某同学发现其底座内安放着质量较大的铁块。为什么要在底座内安装铁块?该同学对此很好奇并设计了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制作了甲、乙、丙三块物重、底面积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物体不滑动),慢慢转动木板,直至圆柱体翻倒,记录木板转过的角度θ。

    实验次数

    1

    2

    3

    重心离支持面的高度

        , 木板转动的角度θ

    较大

    稳定程度

    较大

    试分析回答:

    实验记录表内所缺的内容为
    分析相关实验记录内容,该实验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下列生活现象中,能提高稳定程度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秀洲高照实验学校2019届中考科学测试(1)
  • 9. 酶对生理活动中的化学变化具有催化作用,如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但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酸碱度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资料显示:Ⅰ、凡是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都称为激活剂。Ⅱ、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无影响。

    为了探究氯离子(Cl-)是否为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小科利用蒸馏水、0.5%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0.5%氯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⑴步骤一:取2支洁净的试管标为A、B,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0.5%淀粉溶液2毫升和1滴碘液;向A试管加入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加入

    设置对照实验

    ⑵步骤二:

    控制实验条件

    ⑶步骤三:观察颜色变化。若观察到则说明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

    获取实验证据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中学2019年中考科学模拟卷(二)
  • 10.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实验一、甲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测定原理:C6H8O6 +I2→C6H6O6 +2HI)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滴数

    12

    20

    实验二、乙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进行了如下表所示实验。

    编号

    维生素C溶液的处理方法

    使40毫升KMnO4溶液褪色的平均滴数

    1

    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15

    2

    强烈阳光直射5小时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22

    3

    60℃水浴加热l0分钟后,放置于室内暗处0.5小时

    21

    据实验一,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
    据实验二,你认为他们探究了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据实验一、二的结论,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是:(至少写出2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中学2019年中考科学模拟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