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的医生虽然知道心脏与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认为动脉内充满了由肺进入的空气,因为他们解剖的尸体中动脉内部是空的。

    【材料二】公元2世纪,希腊医生盖仑解剖活动物,将一段动脉的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发现其中充满了血液。盖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①肝脏将人体吸收的食物转化为血液;②血液像潮汐一样在心脏与静脉之间来回流动,但血液从心脏到动脉是单向的且最终被人体吸收;③左右两心室的隔膜上有小孔,血液可互相流通。

    【材料三】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哈维深入地研究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他做了一个活体结扎实验,当他用绷带扎紧人手臂上的静脉时,心脏变得又空又小;而当扎紧手臂上的动脉时,心脏明显胀大。哈维还进行了一个定量实验,解剖心脏并计算血液流量,以每分钟心脏搏动72次计,每小时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的血液流量相当于普通人体重的4倍。于是哈维提出了血液循环理论,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哈维没有发现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流通管道而招致质疑。直到166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发现这一微小管道的存在,证明哈维的理论是正确。

    马尔比基发现的“微小管道”是

    盖仑将“一段动脉上下两端结扎”的操作是基于的猜想。

    哈维的定量实验否定了盖仑观点中的(选填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科学试卷
  • 2.

    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猜想与假设:

    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

    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

    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判断的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科学试卷
  • 3. 过度肥胖有损健康,有人建议喝绿茶减肥,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真的有减肥作用吗?小科用小白鼠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实验步骤】

    ( 1 )分组:质量为20g左右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养殖在相同适宜环境中。

    ( 2 )喂养和灌胃:每天定时给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适量饲料,并在晚上8时进行灌胃,具体见下表。(备注:灌胃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给药方式)

    组别

    A

    B

    C

    天数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喂养饲料

    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灌胃液体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茶多酚溶液

    ( 3 )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别对各组小白鼠进行称量、记录,并求平均值。

    【实验数据】

    组别

    A

    B

    C

    第1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20.3

    20.1

    20.1

    第45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1.8

    56.2

    56.1

    第90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8.6

    63.9

    59.5

    【交流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的合成量有机物的分解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通过B、C两组实验对照,能得出的结论是

    第46~90天,A、C两组实验形成对照。(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卷
  • 4. 小明同学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了一个实验。

    材料用具:水蚤、蒸馏水、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量筒、计时器。

    方法步骤:

    ①配制体积分数分别为5%、10%、15%、20%的酒精;

    ②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轻轻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并记录心跳次数;

    ③将体积分数为5%的酒精滴在盖玻片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的跳动次数并记录,再用体积分数为10%、15%、20%的酒精进行同样的处理,观察并记录;

    ④在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记录相关数据。

    酒精体积分数

    清水(0%)

    5%

    10%

    15%

    20%

    10秒内心跳次数

    48

    42

    30

    16

    0

    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
    该实验不够严谨,请对此进行补充: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3章《人的健康》综合测试卷
  • 5. 某种金合欢刺大而空,蚂蚁栖居其中,如表是某项研究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金合欢幼苗的生长状态

    没有蚂蚁生活

    有蚂蚁生活

    10个月中的存活率%

    43

    72

    幼苗生长高度(厘米)

    5月16日~6月16日

    0→6.2

    0→31

    6月17日~8月3日

    6.2→10.2

    31→72.7

    A: 蚂蚁使金合欢幼苗存活率提高
    B: 蚂蚁使金合欢幼苗生长速度加快
    C: 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D: 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卷
  • 6. 马铃薯的食用部分—一一块茎,通常只生长在土壤中,这种现象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春季选择4组长势、大小等均相似的不带泥的马铃薯幼苗,进行部分遮光处理后,放在玻璃缸内用土壤浸出液进行无土培养,将其中2组用黑色棉布遮光处理,另2组将玻璃缸放在向阳的地方,每周更换一次培养液。

    该实验研究的是因素对马铃薯块茎生长的影响。
    培养一段时间,撤去黑色棉布,发现遮光处理的部位都有块茎着生,而未遮光处理的部位没有块茎着生。这一结果表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同步测试(2)
  • 7. 过度肥胖有损健康,有人建议喝绿茶减肥,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真的有减肥作用吗?小科用小白鼠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实验步骤】

    分组:质量为20g左右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养殖在相同适宜环境中。

    喂养和灌胃:每天定时给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适量饲料,并在晚上8时进行灌胃,具体见下表。(备注:灌胃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给药方式)

    组别

    A

    B

    C

    天数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第1~45天

    第46~90天

    喂养饲料

    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灌胃液体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茶多酚溶液

    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别对各组小白鼠进行称量、记录,并求平均值。

    【实验数据】

    组别

    A

    B

    C

    第1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20.3

    20.1

    20.1

    第45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1.8

    56.2

    56.1

    第90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8.6

    63.9

    59.5

    【交流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的合成量有机物的分解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通过B、C两组实验对照,能得出的结论是
    第46~90天,A、C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填“可以”或“不可以”)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3章《人的健康》综合测试卷
  • 8. 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

    第一组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

    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

    第二组

    海拔3000米

    c组海拔500米

    海拔3000米

    d组海拔3000米

    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引起的。
    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选填“最大值”或“最 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2章《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卷
  • 9. 科学家提出原始生命的诞生,运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是 (    )
    A: 实验
    B: 假说
    C: 观察
    D: 推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3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同步练习
  • 10. 下列是小明对班级同学所提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哪位同学最高
    B: 哪位同学质量最大       
    C: 哪位同学最帅
    D: 哪位同学跳得最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