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紫背天葵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某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对茎段处理的方法,会影响紫背天葵的成活率,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设计要求

    ①     取20生长状况相近且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相同的茎段: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标为A组与B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②     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将两组的茎段插入同一沙性土壤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控制实验条件

    ③     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记录长出新叶的茎段数。

    观察和记录

    “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记录长出新叶的茎段数”。这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属于        
    为判断何种处理方法有利于提高紫背天葵的成活率,本实验采用比较两组长处新叶的茎段总数,而不是采用比较哪组先长出新叶来得出结论,其主要原因是
    若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预测实验的结果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江南的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干燥、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潮湿、温暖环境里

      ①   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潮湿、  ②   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A与B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练习卷
  • 3. 某同学发现家里的铜质水龙头表面出现了一层绿色的锈渍.他依照钢铁锈蚀的探究方法进行如下实验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
    【査阅资料】【査阅资料】了解到这层锈渍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俗称“铜绿”。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请完成“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Cu2(OH)2CO3 CuO+CO2+

    【猜想与假设】经仔细了解了水龙头的使用环境后,据“铜绿”的组成和査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作用而形成的。
    【设计与实验】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刚设计了“钢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 ”为铜片):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试管字母编号)。

    【评价与改进】小明认为小刚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用图表示亦可)
    【拓展与应用】小红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铜合金)做的,发现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也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明的分析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月期末考试试卷
  • 4.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四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月月考试卷
  • 5. 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两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

    A: 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 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 在B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D: 分别在A,B,C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四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月月考试卷
  • 6. 为便于运输,果农们往往在柿子未完全成熟时就进行采摘,怎样才能使买来的柿子早点成熟呢?

    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选择20只大小与成熟度相似的同种柿子,分成两组,每组10个,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纸箱中,同时在第一个纸箱中放入两个成熟的苹果.将两个纸箱放在同一个地方,通过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操作方法

    达成熟所需时间

    第一组

    另加2个成熟苹果

    7天左右

    第二组

    不做处理

    将近22天

    小明同学设计上述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实验中,第二组的作用是
    小明通过观察来比较柿子是否成熟。
    小明设计的实验中有何不足之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四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月月考试卷
  • 7.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实验

    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四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月月考试卷
  • 8. 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酒精(毫升)

    水(毫升)

    观察现象

    12.5

    25

    1/2

    -8℃未发现凝固

    12.5

    50

    1/4

    -8℃未发现凝固

    12.5

    75

    1/6

    -8℃混合液开始凝固

    12.5

    370

    ≈1/30

    -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12.5

    750

    ≈1/60

    -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说明:所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为-8℃。

    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这在实际生活或生产中有什么应用?
    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进一步作出猜想:当V/V≈1/120时,混合液在什么温度开始凝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四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月月考试卷
  • 9. 小科在家中发现刚加热水的暖水瓶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科思考是什么原因呢?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收集事实与证据
    D: 得出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卷
  • 10. 小可同学为了研究赤霉素是否有促进大豆植株生长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设计要求

    步骤一:取⑴     的大豆幼苗2株。分成甲、乙两组。

    合理取材

    步骤二:每天向甲组中定时喷洒含赤霉素溶液,

    向乙组中定时喷洒⑵    

    设置对照组

    步骤三: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控制实验条件

    步骤四:20天后测量每组大豆植株的高度,发现甲组的高度增加量比乙组大

    获取实验证据

    步骤五: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生长的作用。

    得出结论

    请将上述实验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小军同学认为小可同学的实验可信度不高,分析其原因: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