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当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 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七年上学期科学10月质量检测试卷
  • 2. 在观察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C: 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D: 小伟的观察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七年上学期科学10月质量检测试卷
  • 3. 小明和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为控制变量,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保持烧瓶相同、环境温度相同、和水的初温相同。
    小明和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你回答:

    时间(t/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T1/C)

    80

    64

    55

    50

    41

    21

    20

    棉絮组水温(T2/C)

    80

    56

    43

    32

    28

    20

    20

    由此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0-2021学年七年上学期科学10月质量检测试卷
  • 4. 路由器是一种无线上网设备,信号由一个“黑管”向各处发射。小科对如何增强路由器的信号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器材】路由器1个,用不同材质制成的大小、形状均相同的碗状信号增强器若干个,Wi-Fi分析仪1个,卷尺1个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路由器发出稳定信号,沿碗状信号增强器的朝向直线移动Wi-Fi分析仪,直至找到信号强度为-50dBm处(dBm是网络信号强度的单位,网络信号强度一般在-110dBm至-20dBm之间,值越大表示信号越强),用卷尺测量出该处到路由器的距离。在同一位置上先后安装不同材质的碗状信号增强器,并使它的朝向与原来一致,用同样的方法测出信号强度为-50dBm处到路由器的距离。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材质

    信号强度为-50 dBm 处到路由器的距离

    1

    6 m

    2

    陶瓷

    9 m

    3

    不锈钢

    13 m

    4

    14 m

    5

    16 m

    【实验反思】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相同条件下,材质制成的信号增强器的增强效果比其他材质好。
    实验后,小科认为碗状信号增强器对路由器信号的增强效果除了跟材质有关,可能还跟其他因素有关。

    ①若他另取一个大小形状均相同的铝制碗状信号增强器,将它的表面用小刀划成坑坑洼洼,进行实验。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研究

    ②若他另取一个质量相同的铝制长方体状信号增强器进行实验。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研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5.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
    A: 上网搜索资料
    B: 用望远镜看星空
    C: 去图书馆查阅书刊
    D: 进行人口普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6. 如图表示了一种怀孕蜥蜴培养在不同温度下,所产幼仔的性别百分比。

    如果有10只蜥蜴出生于32℃的环境中,则雄性的数日最可能是只。
    根据图示信息,请提出一种猜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五)
  • 7. 在观察校园生物时,下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乙同学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C: 丙同学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也把它记录下来
    D: 丁同学的观察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她决定把它删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七上第1章复习
  • 8. 某同学在小学科学课上知道,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是不断扇动翅膀产生的。可是,在一个养蜂场却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扇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对书上的说法产生了怀疑。之后,她多次到养蜂场观察蜜蜂,发现蜜蜂落在花上采蜜时,翅膀一动也不动,可仍有嗡嗡声。该同学经过多次观察,最后发现蜜蜂在嗡嗡叫时,它的双翅根部有两粒小黑点上下鼓动。她便对小黑点做了实验,下表是她的实验记录。根据以上实验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刺破小黑点实验统计表

    实验条件

    实验只数

    发声只数

    发声大小

    刺破左边小黑点

    8

    6

    声音较弱

    刺破右边小黑点

    8

    5

    声音较弱

    刺破两边小黑点

    8

    0

    没有声音

    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通过该实验,你知道蜜蜂的声音是由什么发出的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5科学探究
  • 9. 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某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并记录所滴的汁液滴数。实验结果如下表: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

    A: 黄瓜
    B: 青椒
    C: 芹菜
    D: 白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1.5科学探究
  • 10. 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需要借助一些来帮助做出判断,扩大观察的 。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1.3科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