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物理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北师大版
粤沪版
沪科版
苏科版
教科版
鲁科版(五四制)
沪教版
年级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八年级
九年级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填空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
18.30
26.83
______
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
;
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
运动。可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2月月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按要求完成填空
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慢慢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
如图乙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红同学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
开始下滑;
如图丙所示,将纸板NOF从直线AB所在位置绕ON向后转动,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如图丁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来回跳动,且有声音产生,说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监测)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
=
cm;t
BC
=
s;v
BC
=
m/s.
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
(选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贵港市覃塘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t
BC
=
s;v
AB
=
cm/s;v
BC
=
cm/s;
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是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百色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如图所示,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
;
除图中的刻度尺外,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填名称);
图中AB段的距离s
AB
=
cm,测得时间t
AB
=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
cm/s;
实验中可以发现v
BC
v
AC
(选填“>”、“<”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实验中,让车长为10.0cm的小车从斜面的A处以某一初始速度开始下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如果测得时间t
AB
=2.0s,t
AC
=3.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
cm/s。实验中,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BC段的平均速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2019-2020学年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目的是
(选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C
=
cm,V
BC
=
m/s。
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同组的小琦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请你判断:小琦的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九龙坡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实验原理是
。
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小明实验小组利用小车、秒表和带有刻度尺的斜面“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某次滑行过程中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和对应时间的情形如图所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2298
2299
2300
2301
2302
2303
>>
27198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