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盛放在相同的两容器中,用规格相同的电热丝加热,如图所示,现记录了每隔2min时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如表).设电热丝放热全部被水和液体吸收,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液体的比热容为3.15×103J/(kg•℃)
    B: 该液体的比热容为5.6×103J/(kg•℃)
    C: 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大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
    D: 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小于该液体吸收的热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该是(  )

    A: 制定实验计划
    B: 猜想与假设
    C: 发现并提出问题
    D: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下面是小明所做的验证性实验,不正确的是(  )

    A: 将大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看到大豆被震起,听到打鼓声音,说明物体振动发声
    B: 在桌面一端放块表,耳朵贴到另一端,可听到表走的声音,说明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
    C: 将尺子的一端固定,分别轻拨和重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说明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D: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粗糙表面时,虽然反射光线将向四面八方反射,但光线扔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如图所示是小枫和同学们利用实验室的长方体木块做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由(1)(4)说明力的大小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b.由(2)(5)说明力的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由(3)(6)说明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本实验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化法.

    A: abcd
    B: abc
    C: acd
    D: bc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同学们用电加热器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食用油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B: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C: 实验中,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诊断考试试卷
  • 6. 学习速度时,小明在课上测量了纸锥下落的速度.

    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 和 .

    实验时小明所在小组将纸锥从课桌高度落到地上,发现它落地所需时间很短,很难测量准确.请你帮他们想个解决的办法: .(写出一个)

    小明与其它小组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速度不同.

    ①请你猜想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可能是 (写出一个).

    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 .

    小明所在小组继续研究小球在水中的下落运动情况,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背景墙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②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③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④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小明学习了电功率后,用额定电压分别为2.5 V、6 V的灯泡L1和L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来探究灯泡的发光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灯泡发光时,将电能转化为 能和光能.

    探究L1的亮度时,只闭合S、S1 , 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收集的数据及现象如表一.

               表一


    电压/V

    电流/A

    亮暗情况

    1

    1

    0.16

    2

    1.5

    0.22

    较亮

    3

    2.5

    0.28

    探究L2的亮度时,只闭合S、S2 , 进行实验,收集的数据及现象如表二.

              表二


    电压/V

    电流/A

    亮暗情况

    4

    1

    0.28

    很暗

    5

    2.5

    0.38

    6

    6

    0.72

    很亮


    分析两表可知,同一规格的小灯泡发光亮度与 有关,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发光亮度还应与 的转化效率有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徐轩同学进行了测量“小灯泡电阻和电功率”的实验探究,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如图甲所示是徐轩连接的实验电路,电路中存在错误,请你只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符合题目要求,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在电路连接改正后,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灯泡不亮,而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则说明电路中存在的电路故障是 ;

    在故障排除后,徐轩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格所示,第3次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从表格中记录数据可知,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 Ω;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A

    0.5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10

    0.16


    0.23

    0.25

    0.26

    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随其两端电压U变化关系的图象.

    根据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特点进行分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如图1),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其中 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 min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

    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

    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你认为方式 的冷却效果较好.

    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你认为方式 的冷却效果较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的 (同一/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 (同一/不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 .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将 .

    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 , 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 , 则W1 W2(选填“>”、“<”或“﹦”).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李斌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mB , hA>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问题,理由是 .在如图乙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 , 则f f(选填“>”、“<”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