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一天饭后,小红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干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提出的问题: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什么因素有关?

    ⑵猜想与假设:布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的种类有关.

    ⑶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

    ⑷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木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⑸结论:.

    ⑹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选用(选填“棉布”或“涤纶”)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 如图,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

    A: 猜想
    B: 评估
    C: 设计实验
    D: 实验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是: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
    B: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C: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
    D: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不用指尖抵住试电笔上端的金属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倴城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5. 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的电路如图,通过移动导线夹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电路实物图补充完整;

    实验采取了如下操作步骤,其合理的顺序是 (填序号);

    A、将导线夹移到某一适当位置;

    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适当值;

    C、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用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D、连接电路;

    E、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

    F、闭合开关;

    G、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再测量几次;

    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则电压为 V;

    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后,作出电阻丝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图象如图3.分析图象可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次数

    质量m/kg

    初温 t/℃

    末温 t/℃

    加热时间t/min

    1

    0.1

    20

    30

    2

    2

    0.2

    20

    30

    4

    3

    0.3

    20

    30

    6

    4

    0.3

    20

    40

    12

    5

    0.3

    20

    50

    18

    该实验中,利用加热时间表示 .

    上表中 (填序号)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通过数据分析,水吸收的热量除了与质量有关,还与 有关.

    为了进一步探究,给一定质量的冰加热,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甲和乙,你认为正确的是 ;可见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还与该物质的 有关.

    生活中人们利用水来取暖或制冷,就是利用了水的吸放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叶子姐姐买了一些樱桃,她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个烧杯、一个乒乓球、一把刻度尺、一袋食盐、水,请你帮她测出樱桃的密度,要求:

    推导出测量樱桃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说明测量的步骤.(配图说明,将图画在方框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课外物理实践小组对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又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发现物体运动得更快了.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质量和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实验次数

    质量kg

    推力N

    起始速度/m•s1

    5秒后速度/m•s1

    10秒后速度/m•s1

    15秒后速度/m•s1

    1

    1

    1

    2

    7

    12

    17

    2

    1

    2

    2

    12

    22

    32

    3

    1

    3

    2

    17

    32

    47

    4

    2

    2

    2

    7

    12

    17

    5

    3

    3

    2

    7

    12

    17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

    得出在质量一定时,推力越大速度增加的越快的结论,可比较第 次数据;

    比较 或 次数据,可得出在推力一定时,质量越大,速度增加的越慢的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小明和小华用相同的实验器材,验证电与磁的关系,实验过程分别如图所示.

    ①小明:如图一

    根据小明的实验现象,可验证: 周围存在磁场,且 .

    ②小华:如图二

    指出小华的实验验证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写两条):Ⅰ. .

    小华的实验过程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未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某小组同学发现:百米赛跑时,奔跑的越快,人感到风的阻力越大,为此他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横截面积及物体形状都有关.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大到与重力相等时,物体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叫做收尾速度.该小组同学想研究“球形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与球半径和质量的关系”,下表是研究的数据.(g取10牛/千克)

    小球编号

    1

    2

    3

    小球质量(g)

    2

    5

    45

    小球半径(×103m)

    5

    5

    15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40

    1号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最大时的速度是 米/秒,此时的空气阻力为 牛,这是依据 二力平衡 作出的判断.

    比较1号球和2号球的数据可知:当球的半径相同时,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