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物理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北师大版
粤沪版
沪科版
苏科版
教科版
鲁科版(五四制)
沪教版
年级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八年级
九年级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全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填空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 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 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 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D: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解释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A: 放在发声的鼓面上的小纸团在鼓面上跳动
B: 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的乒乓球被弹开
C: 水中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
D: 弹击绷紧的橡皮筋,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橡皮筋的振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下列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用力敲鼓,鼓声变大
B:
抽出罩内空气,铃声变小
C:
用嘴咬住发声的音叉,感觉发麻
D:
远处听到蝈蝈的鸣叫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个现象说明了( )
A: 超声波具有能量
B: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C: 固体能够传声
D: 液体也可以成为声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物体振动越快,响度越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敲门时,我们听到敲门声,在此过程中( )
A: 只有门在振动
B: 只有门周围的空气在振动
C: 门和它周围的空气都在振动
D: 门和它周围的空气都没振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 振动停止,发音停止
D: 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仔细阅读下表中所列数据,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m/s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如图所示,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空气抽出,铃声变轻最后消失,这说明声音要依靠
来传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2921
2922
2923
2924
2925
2926
>>
27198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