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蜡烛虽小,见微知著。图一是某小组同学探究蜡烛燃烧的相关实验,图二是实验③中烧杯内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说明蜡烛燃烧产生可燃性气体
    B: 实验②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氧元素
    C: 实验③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 图二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2. 某同学在商店买到一种“果冻蜡烛”(见下图)。他想对“果冻蜡烛”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果冻蜡烛”是否含有碳、氢、氧元素。

    (査阅资料)“果冻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燃烧通常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

    ⑴点燃“果冻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小液滴生成。

    “果冻蜡烛”在燃烧后的产物有

    ⑵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入适量,振荡。

    “果冻蜡烛”在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该同学分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因此元素种类也不变。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果冻蜡烛”含有碳、氢、氧元素。

    (实验反思)你认为该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准确?(填“准确”或“不准确”),请说明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烟台海阳市(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3. 下列实验设计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硬水和软水

    B.除去CO2中的CO

    C.比较呼吸过程中CO2含量的变化

    D.收集二氧化碳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4. 下列是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图一中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部分炭化变黑严重(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能否点燃?(填“能”或“不能”),白烟是
    图四中,将一个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证明有水生成;将内壁涂有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5. 化学学习中,涉及到很多定量的研究。请将“>”、“<”或“=”填在横线上。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氮气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硬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软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吐鲁番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6. 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⑴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⑵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填“高”或“低”);

    ⑶哈气的玻璃片上(填实验现象),另一个玻璃片上无现象,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7.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实验时,除了要求两种待测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
    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微粒运动速率与有关。
    丙实验中,伸入(填试管序号)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组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8.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A 是“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有什么不同”时的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呼出气体中的小木条先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 B 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木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实验 C 所示装置取用固体时,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实验 D 要证明质量守恒定律,需改进的措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9. 将足量的蜡烛(主要含有C、H、O元素点燃),放入盛有氮气和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如图甲所示)中,蜡烛燃烧至熄灭,测得该过程中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不断减少
    B: 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瓶内的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
    C: 该实验说明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将无法燃烧
    D: 该实验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六校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12月阶段练习化学试题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李丽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填“大”或“小”)。
    周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刘芳在探究的过程中,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提出问题)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猜想一: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猜想二: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猜想三: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

    (实验验证)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填“一”、“二”或“三”)是否正确。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三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了猜想(填 “一”“二”或“三”,下同),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

    (实验结论)蜡烛刚熄灭时冒出的白烟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