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图是:“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学过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后,小红对这个实验重新思考,下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用排水法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碳
    B: 从实验室拿来两个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就收集好了教室里的空气
    C: 探究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代替燃着的木条
    D: 实验能大致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2.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实验1: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小。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和澄清石灰水的浓度相同外,还需要控制相同。该实验的结论是
    实验2: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3: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盛有蒸馏水,放置一段时间,电子秤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实验4课堂上老师按图Ⅰ装置进行分子运动探究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进行改进,改进装置如图Ⅱ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

    ①按图Ⅰ进行实验时,有明显现象的烧杯是(填“甲”或“乙”)。

    ②同学们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Ⅱ连接好,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上的酚酞试液变红。

    a.小明发现滤纸上的酚酞试液需等较长时间才变红,他采取给试管加热的方法,很快就观察到了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b.实验结束,小明发现滤纸放在空气中一会儿后红色消失了,这是因为氨水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3. 利用图 1 传感器采集蜡烛燃烧过程中O2和CO2浓度的变化,实验过程中采集到的数据如图 2,以探究蜡烛熄灭的原因。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图 2 中的曲线 1 表示瓶内 O2浓度的变化
    B: 蜡烛燃烧初期,O2的浓度下降后又升高可能是燃烧放热引起的变化
    C: 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燃烧过程中产生一定浓度的 CO2导致
    D: 燃着的蜡烛能在浓度为 15% O2、5% CO2和 80% N2的混合气体中保持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4. 如图所示的两只烧杯(250mL)中分别放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两个实验中,蜡烛都是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B: A实验中只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 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
    D: 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站立姿势逃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5. 进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氧气验满
    B: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C: 验证蜡烛燃烧生成水
    D: 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宣城市三县四校教学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6. 以下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要选择规格、大小完全相同的集气瓶进行对比实验
    B: 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7.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关于该实验的现象或说法错误的是(   )

    ①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②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

    ③探究蜡烛焰心气体的成分 ④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A: 实验①中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
    B: 实验②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C: 实验③中现象说明蜡烛焰心气体是氧气
    D: 实验④中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东四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8.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燃烧条件探究

    C.量取水的体积 D.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A实验红磷需过量的目的是
    B实验观察到Y形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是;Y形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又可得出的燃烧条件是
    C操作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D实验(填“能”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9.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
    点燃蜡烛,用一根木条横穿火焰三部分(如图所示),约1-2s取出观察,火焰(填“内焰”“外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有产生。取下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发现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小颗粒。

    (收集证据)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②吹灭蜡烛,立即把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小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10. 完成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现象及结论:

    ①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放热,蜡烛逐渐变短,石蜡受热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如图乙所示操作,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由此可知外焰温度

    ③如图丙所示,烧杯内壁会有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若将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会,说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

    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此白烟用火柴可以点燃,说明其具有性,据你猜想白烟应该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